侧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附子)之小者,或生于附子旁的小颗子根。
汉语拼音:Cè Zǐ
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
英文名:Branch Monkshood Daught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除湿;舒筋。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或入丸、散、酒剂。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肝;心;脾经
用药禁忌:阴虚阳盛及孕妇忌服。
配伍经验:防风当归牛膝麻黄独活白术细辛薏苡仁甘草附子防己五加皮秦艽茯苓丹参菊花甘菊地黄人参萆薢
相关方剂:牛黄散大排风散大金牙酒羌活散骨碎补散、蒴藋煎丸、秦艽酒方、虎骨丸金牙散、芎归芍药汤

侧子原形态

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侧子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侧子资源分布

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侧子各家论述

1.《本草汇言》:侧子散生附子旁侧,体无定在,其气热劣而轻扬,专于发散四肢,充连皮毛,为治风之药,多入瘫痪药中,古方多不用,迩来医家疗脚气有验。1.《雷公炮炙论》:治风疹。
2.《名医别录》:主痈肿,风痹历节,腰脚疼冷,寒热鼠痿,又堕胎。
3.陶弘景:疗脚气。
4.《药性论》:治冷风,湿痹,大风,筋骨挛急。

侧子附方

治脚气久不消:侧子一两,切片,童便浸五日,去宿便,再换新便,和黑豆一合同煮,俟豆熟,取侧于片,晒干。每剂用侧子一钱,木瓜五钱,当归、川芎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