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旁生块根(子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取附于母根旁的子根,洗净泥土,称为泥附子,按大小分别加工:
①盐附子
选取较大的泥附子洗净泥土,浸入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的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并体质变硬为止。
②黑顺片
选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沸,捞出,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稀盐卤水液中,并加入黄糖及菜油制成的调色剂,使附片染成浓茶色,用水漂冼至口尝无麻辣感时,取出蒸熟,烘至半干,再晒干。
③白附片
选取较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至透心为度,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薄片,用水漂洗至口尝无辣感时,取出蒸熟,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
①盐附子
选取较大的泥附子洗净泥土,浸入盐卤和食盐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的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并体质变硬为止。
②黑顺片
选取中等大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沸,捞出,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稀盐卤水液中,并加入黄糖及菜油制成的调色剂,使附片染成浓茶色,用水漂冼至口尝无麻辣感时,取出蒸熟,烘至半干,再晒干。
③白附片
选取较小的泥附子,洗净后浸入盐卤水液中数日,并与盐卤水同煮至透心为度,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薄片,用水漂洗至口尝无辣感时,取出蒸熟,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
汉语拼音:Fù Z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英文名: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Prepared daughter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功效与作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炮制品),回阳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切成薄片盖在患处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内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性味:辛甘,热,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吴普本草》: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③《别录》:甘,大热,有大毒。④《本草正》:腌者大咸,性大热,有毒。
归经:入心、脾、肾经。①《汤液本草》:入三焦、命门。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兼入足少阴、太阴经,亦可入足太阳。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用药禁忌: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①《本草经集注》: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③《纲目》:畏绿豆、乌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得蜀椒、食盐,下达命门。④《本草汇言》:若病阴虚内热或阳极似阴之证,误用之,祸不旋踵。
配伍经验:甘草、当归、人参、白术、干姜、茯苓、防风、木香、地黄、白附子、陈皮、牛膝、细辛、黄芪、半夏、羌活、川芎、香附、天麻、肉桂
相关方剂:通脉四逆汤、川楝子散、附姜汤、川楝散、四逆汤、羌活附子汤、八味丸、酒煎附子四神丹、茯苓四逆汤、太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