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春、夏挖取。
汉语拼音:Lú Sǔn
别名:芦尖(《要药分剂》)。
英文名:Reed shoo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agmites communis Trin.[P.australis(Cav.)Trin.]
功效与作用:治热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①《日用本草》:治膈寒客热;止渴,利小便,解诸鱼之毒。②《纲目》:解诸肉毒。③《玉楸药解》: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鲜品捣汁。
性味:①《本草图经》:味小苦。②《日用本草》:味甘,寒,无毒。
用药禁忌:宁原《食鉴本草》:忌巴豆。
配伍经验:胡萝卜玉米白术枸杞子杜仲党参葛根粳米百合桑枝仙人掌
相关方剂:芦笋粥、银杏芦笋澳带、芦笋银杏炒百合、养颜鸡翅、养生四蔬、芦笋茶、辛凉双解散

芦笋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芦笋化学成分

绿色植析含腐殖酸(humic acid)。

芦笋原形态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cm,宽1-3.5cm,边缘粗糙。穗状花序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长10-16cm;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之半或更短;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与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芦笋生态环境

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芦笋资源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芦笋各家论述

1.《日用本草》:治膈寒客热,止渴,利小便,解诸鱼之毒。
2.《本草纲目》:解诸肉毒。
3.《玉楸药解》: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