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
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
汉语拼音:Jīnɡ Mǐ
别名: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草求原》)。
英文名:Ric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功效与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①《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②《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③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④《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⑤《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⑥《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水研取汁。
性味:甘,平。①《别录》:味苦,平,无毒,②《千金・食治》:味辛苦,平,无毒。生者冷,燔者热。③《七卷食经》:味甘,微寒。④《纲目》: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寒,新粳:热,陈粳:凉。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经。"
用药禁忌:《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品店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配伍经验:甘草、人参、生姜、石膏、大枣、茯苓、知母、麦冬、葱白、冰糖、陈皮、地黄、山药、黄芪、当归、半夏、莲子、竹叶、干姜、白术
相关方剂:白虎汤、双凤壮阳粥、车前子叶羹、竹叶石膏汤、生地益母草粥、山楂去痛粥、荠莱粥、炒面粥、桃花汤、党参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