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

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wl.)Haw.,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汉语拼音:Xiān Rén Zhǎnɡ
别名:风尾竻(《广东新语》),龙舌(《桂乎县志》),平虑草、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观音掌(《贵州民间方药集》),观音刺(《广西中兽医药植》)。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肺止咳。主胃痛;痞块;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疮疡疔疖;乳痈;痒腮;癣疾;蛇虫咬伤;烫伤;冻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性味:苦,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用药禁忌:①《岭南杂记》:"其汁入目,使人失明。"②《闽东本草》:"虚寒者忌用。并忌铁器。"
配伍经验:羌活杏仁防风升麻独活天雄马齿马齿苋玉米胡萝卜杨梅梅根水杨梅芦笋杨梅根水杨梅根
相关方剂:内消浸酒、内消酒、凉拌马齿苋仙人掌、秘传太乙万灵膏、养生四蔬、排风酒、敷穿板药、凉拌马齿苋

仙人掌化学成分

栽培1年后,即可随用随采。绿仙人掌生药浆分析含果胶多糖和胶渗出物[1]。从全草分离提取得无羁萜酮(friedelin),无羁萜-3α-醇(friedelan.-3α-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和蒲公英赛醇(taraxerol)[ 2]。

仙人掌原形态

1.多年生肉质植物,常丛生,灌木状,高0.5-3m。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有分枝,具节;茎节扁平,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40cm,幼时鲜绿色,老时变蓝绿色,有时被白粉,其上散生小窠,每一窠上簇生数条针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针刺黄色,杂以黄褐色斑纹。叶退化成钻状,早落。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茎节顶部边缘,鲜黄色,直径2-9cm ;花被片多数,外部的带绿色,向内渐变为花瓣状,广倒卵形;雄蕊多数,排成数轮,花丛浅黄色,花药2室;子房下位,1室,花柱粗壮,柱头6-8裂,白色。浆果多汁,倒卵形或梨形,紫红色,长5-7cm。种子多数。花期5-6月。

仙人掌资源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仙人掌各家论述

1.《本草求原》:消诸痞初起,洗痔。

仙人掌附方

①治久患胃痛:仙人掌根一至二两,配猪肚炖服。(《闽东本草》)

仙人掌药理作用

1.用仙人掌全草的提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显着,而且对此菌的18个抗青霉素系也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另外对枯草杆菌也有高度抑制作用。

2.仙人掌中所含墨斯卡灵有致幻作用。

仙人掌临床应用

①治疗冻伤

取仙人掌去刺捣成糊状,敷于患处,纱布包扎,5天后去敷料。第一、二度冻伤一次可痊愈,三度冻伤(已溃烂者不适用)敷药3天后换药1次,1星期也可痊愈。

②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腮腺炎

取仙人掌2块去刺捣烂,加入95%酒精50毫升调匀,外敷局部,每日2次,治疗100余例均愈。或将仙人掌捣烂取汁,加面粉适量调敷患处,治疗乳腺炎效果亦好。

③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实验证明,仙人掌有止血和保护创面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病出血者。用法:将鲜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片晒干研粉。每次1克,日服2次。对胃酸不高的患者,可于每斤仙人掌粉中加入鸡内金粉1~2两;胃酸偏高的再加入乌贼骨粉2~3两,混合。剂量服法同上,21天为一疗程。临床观察8例,服药后上腹疼痛、反酸、黑便等症状均消失或好转;7例钡餐复查,龛影、球部充盈不佳及变形等改变,亦大都消失。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