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杖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死的幼竹茎秆。
汉语拼音:Xiān Rén Zhànɡ
别名:退秧竹(《岭南采药录》),瘪竹(《药材资料汇编》)。
英文名:dead young bamboo of Henon Bamboo, dead young bamboo of Bitter Bambo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
功效与作用:治反胃,吐乳,水肿,脚气,疟疾,痔疮。①《本草拾遗》:"哕气呕逆,小儿吐乳,大人吐食反胃,辟痁(疟),并水煮服之。"②《日华子本草》:"主痔病,烧为末,水服方寸匕。"③《纲目》:"煮汁服,下鱼骨哽。"④《岭南采药录》:"治肌肤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烧灰研末。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性味:咸,平。①《本草拾遗》:味咸,平。②《日华子本草》:冷。③《品汇精要》:无毒。

仙人杖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收,去杂质,切段,晒干。

仙人杖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竹茹"及"苦竹叶"条。

仙人杖生态环境

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仙人杖资源分布

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仙人杖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哕气呕逆,小儿吐乳,大人吐食反胃,辟痁(疟),并水煮服之。

2.《日华子本草》:主痔病,烧为末,水服方寸匕。

3.《纲目》:煮汁服,下鱼骨哽。

4.《岭南采药录》:治肌肤水肿。

仙人杖附方

治脚气:退秧竹和亦小豆煎水,先熏后洗。(《岭南采药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