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

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Léi Wán
别名:雷矢(《范子计然》),雷实(《吴普本草》),竹苓(《纲目》),竹林子、竹铃芝(《中药志》),木连子(《广西中药志》)。
英文名:OMPHALIA
功效与作用:杀虫消积,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性味:苦,寒,有小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用药禁忌: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①《别录》:"久服令人阴痿。赤者杀人。"②《本草经集注》:"荔实、厚朴为之使。恶葛根。"③《药性论》:"恶(萹)蓄、(葛)根。芫花为使。"④《医学入门》:"久服伤阴,男女同。"⑤《本草汇言》:"如病虫积日久,脾胃衰惫者,亦禁用之。"
配伍经验:槟榔大黄鹤虱芜荑木香使君子黄连甘草陈皮贯众雄黄芦荟三棱麝香莪术当归胡黄连青皮附子巴豆
相关方剂:二丑夺命丹返蜇汤返蛰汤君雷散香雷散八仙妙应丹豆蔻木香丸复方雷榧丸雷丸散、四圣串

雷丸性状

干燥的菌核为球形或不规则的圆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稍隆起的网状皱纹。质坚实而重,不易破裂;击开后断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黄色,呈颗粒状或粉质。质紧密者为半透明状,可见有半透明与不透明部分交错成纹理。气无,味淡,嚼之初有颗粒样感觉,微带粘液性,久嚼则溶化而无残渣。以个大、饱满、质坚、外紫褐色、内白色、无泥沙者为佳。

雷丸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雷丸鉴别

本品为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3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网状细纹。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白色或浅灰黄色,似粉状或颗粒状,常有黄棕色大理石样纹理。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断面色褐呈角质样者,不可供药用。

雷丸采收和储藏

置阴凉干燥处。

雷丸化学成分

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22%。

雷丸原形态

菌核体通常为不规则的坚硬块状,歪球形或歪卵形,直径0.8~2.5厘米,罕达4厘米,表面黑棕色,具细密的纵纹;内面为紧密交织的菌丝体,蜡白色,半透明而略带粘性,具同色的纹理。越冬后由菌核体发出新的子实体,一般不易见到。

雷丸资源分布

多寄生于病竹根部。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陕西。此外,浙江、湖南、广东、安徽、福建等省亦产。

雷丸各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雷丸,其主杀三虫,白虫、寸白自出者,肠胃湿热甚也。逐毒气,胃中热邪气,恶风,汗出,皮中热结积者,肠胃邪热盛也,苦寒能除二经(手足阳明)湿热邪气,则上来诸证自除。作摩膏治小儿百病者,以小儿好食甘肥,肠胃类多湿热虫积,苦能杀虫除湿,咸寒能清热消积,故主之也。《别录》又云,久服令人阴痿,正见其过于苦寒,偏至之气,能令阳道痿也。""除杀虫外,它用甚稀。"

雷丸附方

①下寸白虫:雷丸一味,水浸软去皮,切焙干为末,每有疾者,五更初先食炙肉少许,便以一钱匕药,稀粥调半钱服之。(《经验前方》)

雷丸药理作用

①驱绦虫作用

将未用药自然排出的绦虫节片置于37℃的5~30%雷丸浸出液中,快的在2小时40分钟,慢的在9小时后均致死亡,但放在生理盐水中可以生存40~62小时,放在蒸馏水中亦可生存24~30小时。雷丸对人感染有钩及无钩绦虫,犬绦虫均有驱虫作用。把服用雷丸后排出的虫体,放在微温生理盐水中,大多数是不会活动的,其细节部被破坏的程度最为显着,因此雷丸的驱绦虫作用不是麻痹虫体,而是由于雷丸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致虫节破坏所致。

②对蛔虫的作用

体外试验对猪蛔虫有效,但对蛔虫感染者无效。

③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10%的雷丸煎剂,药液与培养基成1:1的浓度,5分钟后大部分虫体颗粒化变形,个别虫体仍有活动。

雷丸临床应用

①治疗绦虫病

取雷丸制成粉剂,每次20克,以凉开水加糖少许调服。每日3次,连服3日。第4天服硫酸镁15~20克(不服亦可)。临床观察20例,虫体多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治疗后复查未见虫体,全部症状消失。

②治疗钩虫病

取雷丸研成极细末,加适量乳糖或葡萄糖粉用开水调服。成人每剂60克,1次顿服或3次分服(体弱者可分2~3日服完),隔几天再服1剂。临床试治11例,服药2次以上经1~3次大便检查,除2例找到少量虫卵外,其余均阴转。但亦有观察19例,连服2次后复查,结果不管淘虫及粪检虫卵都不够满意。

③治疗蛲虫病

取雷丸1钱,大黄3钱,二丑3钱,共研细末混匀,晨起空腹时用冷开水1次送服。小儿可按年龄递减。临床治疗188例,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一般在服药后1~2日即可排虫,随之自觉症状消失。服药期间有13例发现短暂而轻微的腹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