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

茯神: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
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木心。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带有残留的茯苓,显白色或灰色,内部仍为木质,质松体轻,无皮,略似朽木。
汉语拼音:Fú Shén
别名:伏神(《本草经集注》)
英文名:Indian Bread with Pine, Tuckahoe with pine
功效与作用: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性味:甘淡,平。①《别录》:平。②《药性论》:味甘,无毒。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微温。
归经:入心、脾经。①《药品化义》:入心、脾二经。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大阴脾经。③《要药分剂》:入心经,兼入肝经。
用药禁忌: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
配伍经验:人参甘草远志地黄当归麦冬防风白术黄芪茯苓白芍熟地黄黄连酸枣仁干地黄五味子柏子仁羚羊角龙齿附子
相关方剂:祛痰定癫汤仁熟散肉苁蓉丸地榆槐角丸调元散、助气散痹汤、打老儿丸朱雀丸安神定志丸摄魂汤

茯神性状

本品为茯苓块中穿有坚实细松根者。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呈棕黄色,横断面可见年纹理。气微,味淡。以肉厚实、松根细小者为佳。

茯神炮制

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茯神鉴别

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茯神采收和储藏

置干燥处。防潮。

茯神化学成分

含茯苓酸,层孔酸,去氢层孔酸,16-a-羟基层孔酸,松林酸,去氢茯苓新酸等,均为三萜类化合物。含多量的3-茯苓聚糖,约占干品的93%,水解后98%变为葡萄糖。尚含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组胺酸、蛋白质、甲壳质、卵磷脂、脂肪、酶、葡萄糖、果糖等。并含钾、镁、铁、钠、钙、硫、锰等无机元素。

茯神原形态

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茯神资源分布

生于松树根上。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茯神各家论述

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茯神附方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茯神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效1.64。还有催眠、养心、安神的作用,能对抗咖啡因引起的兴奋状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