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人参7钱,远志(去心)1两,茯神(去木)7钱,龙齿7钱,枣仁1两,当归1两,琥珀3钱,朱砂7钱,麦冬(去心)5钱,金箔10张,银箔10张,甘草5分,天竺黄5钱,生地黄(酒洗)1钱5分(焙干)。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金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阴虚血少,神不守舍,恍惚怔忡,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3丸,灯心汤化下。
出处:《活人心统》卷下
组成: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一两(30克),石菖蒲、龙齿各五钱(15克)
功能主治:安神定志,益气镇惊。主治心胆气虚,心神不宁,症见精神烦乱,失眠,梦中惊跳、怵惕,心悸胆怯,舌质淡,脉细弱。亦治癫痫及遗精。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6克,开水送下。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病症。
方解:安神定志丸以茯苓、茯神、远志、人参养心安神为主,辅以石菖蒲、龙齿镇惊安神,补中有降,辰砂为衣重镇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安神定志,益气镇惊之功。临床常用于心胆气虚,心神不宁诸证。本方中含有人参,故不宜与五灵脂、藜芦同服。
方歌:(一) 安神定志用远志,人参菖蒲合龙齿,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虚胆怯用此治。(二) 安神定志用龙齿,人参二茯远菖蒲,服药蜜调能益气,心虚痰扰皆能除。
研究:临床报道本方亦可用于失眠、焦虑症、梦游症等属于心胆气虚、心神不宁者。
出处:《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远志1两,人参1两,白茯3两,菖蒲2两,琥珀1两,天花粉1两,郁金1两,贝母5钱,瓜蒌5钱。
炮制:上为末,姜汁、竹沥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肥人痰迷心膈,惊悸怔忡。
用法用量:每服2钱。火盛者,加黄连1两。
出处:《医林绳墨大全》卷四
组成:人参1两5钱,白茯苓(去皮)1两,白茯神(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白术(炒)1两,石菖蒲(去毛,忌铁)1两,酸枣仁(去壳,炒)1两,麦冬(去心)1两,牛黄1钱(另研),辰砂2钱5分(水飞,另研,为衣)。
炮制:上为末,龙眼肉4两熬膏,和炼蜜3-4两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清三焦,化痰涎,育养心神,大补元气。主咽干,惊悸,怔忡,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清米汤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出处:《医便》卷一
组成:酒地4两,圆肉2两,当归2两,于术1两5钱,川芎1两,菖蒲8钱,茯神8钱,远志(炙)8钱,枣仁1两,黄芪2两,杭芍1两,党参1两,炙草1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或每丸3钱重,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安神定志,益气养血。主心脏衰弱,惊悸失眠,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或清水汤送下。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组成:党参1两,茯苓1两,柏子仁1两,远志1两,枣仁1两,茯神1两,当归1两,琥珀5钱,石菖蒲5钱,乳香5钱,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3钱为衣,每丸重3钱。
功能主治:神志不足,心虚多梦,烦躁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