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干地黄(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亦可用晒干法。
汉语拼音:Gān Dì Huánɡ
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
英文名:Drying Rehmannia Root
功效与作用: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干地黄3两切碎,加水600-800ml,煮沸约1小时,滤出药液约300ml,为1日量,1次或2次服完。儿童用成人量的1/3-1/2。除个别病例连日服药外,均采取间隙服药法,即6日内连续服药3日;经1个月后,每隔7-10日连续服药3日。试治风湿性关节炎12例,11例于服药后半天至3日,1例服药后6日,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开始消退,继而关节机能开始恢复,结节红斑消退,体温渐降。经12-50日治疗后,9例治愈,3例显着进步。。血沉恢复一般在症状消失之后。治愈病例经3-6个月的观察,复发1例,再以地黄治疗仍有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治疗后显着进步9例,进步1例,无明显疗效1例。多数于1-5月内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开始消退,肢体活动障碍好转;少数病例关节肿胀消退虽迅速,但疼痛减轻较迟缓。有效病例中随访亦有少数复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赤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性味:甘苦,凉。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苦,无毒。
归经:入心、肝、肾经。①李杲: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②《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
用药禁忌: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①《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②《本草经集注》: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③《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④《医学入门》:中寒有痞、易泄者禁。
配伍经验:地黄、当归、甘草、人参、茯苓、黄芪、防风、牛膝、附子、麦冬、五味子、白术、干姜、远志、石斛、肉苁蓉、黄芩、菟丝、细辛、菟丝子
相关方剂:天王补心丸、二甲复脉汤、禹余粮丸、芎归胶艾汤、大黄蛰虫丸、独活寄生汤、三物黄芩汤、甘露饮、黄土汤、老君益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