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草

为三白草科三白草属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 Baill.,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根状茎于秋季采挖;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Sān Bái Cǎo
别名:水木通(《纲目拾遗》),五路白、白水鸡(《福建民间草药》),水伴深乌、白面姑(《广西中兽医药植》),过塘莲(《南宁市药物志》),三点白、水牛草、水九节莲(《江西民间草药》),白花莲、白叶莲(《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一白二白(《湖南药物志》),田三白,土玉竹、白黄脚(《闽东本草》),五叶白、白桔朝、白花照水莲(《福建中草药》),天性草(《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英文名:Chinese Lizardtail Rhiaomeor Herb, Herb of Purple Chinese Lizardtai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Spathium chinensis Lour.]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白带;外用治疔疮脓肿,皮肤湿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或捣汁饮。
性味:甘、辛、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配伍经验:白草木香栀子金银花葛根血藤蜈蚣鸡血鸡血藤狗脊苏木射干青木香金钱草梧桐麻根白木柳根白鱼臭梧桐
相关方剂:灵草洗药方、秘授仙方方应膏药、二金酒、骨(疒秋)灵

三白草性状

本品茎圆柱形,有4条纵沟,1条较宽;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叶多皱缩互生,展平后叶片卵形或卵形披针状,长4-15cm,宽2-10cm;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果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气微,味淡。以叶多、灰绿色或棕绿色者为佳。

三白草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三白草鉴别

出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胞略成多角形,角质纹理明显;表皮细胞间有油细胞散在,圆形,直径32--44μm,内含黄色油滴。下表皮气孔为不定式。另少数多细胞腺毛,由2-3细胞组成,长40-70μm,基部直径12-16μ

三白草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以夏秋季为宜,收取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三白草化学成分

三白草叶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tin-3-L-arabinoside),金丝桃甙(hyperin)及芸香甙(rutin)。茎、叶均含可水解鞣质。全草含水量挥发油,其主成分为甲基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

三白草原形态

三白草阶 多年生湿生草本,高达1m。地下茎有须状小根。茎直立,粗状,无毛。单叶互生,纸质,密生腺点;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略抱茎;叶片阔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7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状或稍偏斜,全缘,两面无毛;花序下的2-3片叶常于夏初变为白色,呈花瓣状。总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0-20cm,白色;总状花梗及花柄被毛;苞片近匙形或倒披针形,长约2mm;花两性,无共被;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略短于花丝;雌蕊1,由4心皮组成,子房圆形,柱头4,向外反曲。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cmm,表面多疣状凹起,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多数,圆形。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三白草资源分布

生长在沟旁、沼泽等低湿低湿及近水的地方。分布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三白草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2.《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3.《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4.《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5.《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6.《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7.《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伤。

三白草附方

①治疔疮炎肿:三白草鲜叶一握,捣烂,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三白草药理作用

1.5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2.本品所含萹蓄甙:v0.5mg/kg,对麻醉犬有利用尿作用,增加剂量时作用更显着。对大鼠,不论ig或sc,34mg/kg即产生显着的利尿作用,强度不如氨茶碱,但其毒性仅为氨茶碱的1/4。

3.本品叶中所含金丝桃甙具明显的抗炎作用,大鼠植入羊毛球后,每天20mg/kgip共7d,能显着抑发炎过程,还有较强的止咳作用和抑制眼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能对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有益。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