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藤

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3~6月间,砍取藤茎,锯段晒干。
汉语拼音:Xuè Ténɡ
别名:大血藤(《草木便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血藤(《四川中药志》),紫金血藤(《重庆草药》),气藤(《贵州草药》),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云南中草药选》)。
功效与作用: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性味:辛酸,温。
用药禁忌:《四川中药志》:"血虚气弱的孕妇忌服。"
配伍经验:鸡血鸡血藤当归地黄黄芪大血藤川芎丹参牛膝熟地黄甘草红花白芍赤芍桂枝枸杞子淫羊藿桑寄生杜仲木瓜
相关方剂:马钱乳香酒、全蝎祛风酒、鸡血藤汤、痹类灵酒、黄芪虫藤饮、百损丸、益气补血汤、散风除湿活血汤、五味活血汤、独活川芎酒

血藤性状

干燥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少有分枝。一般锯成长约30~60厘米的段落,径约2~6厘米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但少里鳞片状者。质坚实,木质性强,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气味微弱。以条大、色红身干、无杂质者为佳。

血藤炮制

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血藤原形态

①翼梗五味子,又名:峨嵋五味子。

血藤资源分布

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血藤附方

①治痨伤吐血,喉头发痒,腰痛:大血藤一两,龙胆草五钱,血胆三钱。泡开水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