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Danser 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汉语拼音:Sānɡ Jì Shēnɡ
别名:茑(《诗经》),寓木、宛童(《尔雅》),桑上寄生、寄屑(《本经》),寄生树(《尔雄》郭璞注),寄生草(《滇南本草》),茑木(《纲目》),冰粉树、蠹心宝(《滇南本草》整理本)。
英文名:HERBA TAXILL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Loranthus chinensis Dc.]2.Taxillus sutchuenensis(Lecomte)Danser[Lo-ranthus sutchuenensis Lecomte]3.Scurrula parasitica L.[Loranthus scurrula L.;L.parasiticus(L.)Merr.]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性味:苦;甘;性平
归经:入肝、肾经。
配伍经验:当归甘草地黄牛膝人参独活茯苓防风川芎杜仲黄芪续断白术阿胶白芍熟地黄干地黄秦艽木香羌活
相关方剂:苁蓉骨刺酒、养荣壮肾汤独活寄生汤五倍子汤劫风酒补肾固冲汤、活络药水、醒脾升陷汤、牛大力猪蹄汤、寿胎丸

桑寄生性状

(1)桑寄生 带叶茎枝圆柱形,有分枝,长30-40cm,粗枝直径0.5-1cm,细枝或枝梢直径2-3mm。表面粗糙,嫩枝顶端被有锈色毛绒,红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数圆点状、黄褐色或灰黄色皮孔和纵向细皱纹,粗枝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突起的枝痕和叶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薄,深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宽阔,几占茎的大部,淡红棕色;髓射线明显,放射状;髓部小形,色稍深。叶易脱落,仅少数残留茎上,叶片常卷缩、破碎,完整者卵圆形至长卵形,长3-6cm,宽2.5-4cm,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成宽楔形,茶褐色或黄褐色,全缘,侧脉3-4对,略明显,幼叶有锈色绒毛,近革质而脆,易破碎;叶柄长0.5-1cm。花、果常脱落;花蕾管状,稍弯,顶部卵圆形,被锈色绒毛;浆果长间形,红褐色,密生小瘤体。气微,味淡、微涩以枝细、质嫩。红褐色、叶多者为佳。

桑寄生炮制

原药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生用或酒炒用。

桑寄生采收和储藏

冬季至次春季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桑寄生化学成分

四川桑寄生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艹扁)(艹畜)(avicularin)及少量的右旋儿茶酚(catechol)[1].(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水(l:1)60ml,加热回流1h,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加水10ml稀释,再加稀硫酸约0.5ml,煮沸回流1h后,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制成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4:1)展开,取出,晾干,喷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桑寄生原形态

1.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锈色星状毛,有时具疏生叠生星状毛,后变无毛;小枝灰褐色,具细小皮孔。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0mm;叶片厚纸质,卵形至长卵形,长2. 5-6cm,宽1.5-4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侧脉3-4对,略明显。伞形花序,1-2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l-4朵,通常2朵,花序和花被星状毛,总花梗长2-4mm;花梗长6-7mm;苞片鳞片状;花褐色;花托椭圆形或卵球形;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5-2.7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端卵球形,裂片4,匙形,反折;花丝比花药短2/3,药室具横隔;花盘杯状;花柱线形,柱头头状。浆果椭圆状或近球形,果皮密生小瘤体,被疏毛,成熟果浅黄色,长达1cm,果皮变平滑。花、果期4月至翌年1月。
2.本种与桑寄生的区别为:嫩叶、枝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小枝黑色。总状花序密集呈伞形;花红色;柱头圆锥状。浆果黄绿色,果皮具颗粒状体,被疏毛。花期6-8月。
3.1.灌木,高0.5-lm。嫩枝、叶密被锈色星状毛,稍后毛全脱落变无毛;小枝灰褐色,具皮孔。叶对生或近对生,厚纸质;叶柄长5-6mm;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5-8cm,宽2-4cm,先端钝,基部阔楔形;侧脉5-6对,两面均明显。总状花序,1-2(-3)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各部分均被褐色毛,花序梗和花序轴共长2-3mm,具花3-5(-6)朵,花红色,密集;花梗长2-3mm;苞片三角形;花托陀螺状,长2-2.5mm;副萼环状,全缘;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2.5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部椭圆状,开花时顶部4裂,裂片披针形,长5-8mm,反折;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梨形,长约10mm,直径约3mm,下半部骤狭呈长柄状,红黄色,果皮平滑。花、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4.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成长叶下面被灰黄色、黄褐色或褐色绒毛,嫩枝、叶、花序和花均密被叠生星状毛或星状毛。总状花序;花2-5朵密集呈伞形;花冠长1.2-1.8cm,红黄色。浆果椭圆形,两端圆钝,淡黄色,果皮粗糙,具疏生星状毛。花期8-11月,果期翌年4-5月。

桑寄生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20-400m的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桃树、李树、龙眼、荔枝、杨桃、油茶、油桐、橡胶树、榕树、木棉、马尾松或水松等多种植物上。2.生于海拔500-19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梨树、李树、梅树、油茶、厚皮香、漆树、核桃或栎属、柯属、水青冈属、桦属、楱属等植物上。3. 生于海拔20-1000(-2800)m的沿海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袖树、橘树、柠檬、黄皮、桃树、梨树或山茶科、大戟科、夹竹桃科、榆科、无患子科或马桑等植物上,稀寄生于云南油杉、干香柏上。4.生于海拔300-1300m的山地、丘陵或河谷盆地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油茶、樟树或栎属、柳属植物上。

桑寄生资源分布

1.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2.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3.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4.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桑寄生各家论述

1.《本草蒙答》:凡风湿作痛之症,古方每用独活寄生汤煎调。川续断与桑寄生气味略异,主治颇同,不得寄生,即加续断。
2.《本草经疏》:桑寄生,其味苦甘,其气平和,不寒不热,固应无毒。详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胜。腰痛及小儿背强,皆血不足之候,痈肿多由于营气热。肌肤不充,由于血虚。齿者,骨之余也,发者,血之余也,益血则发华,肾气足则齿坚而发眉长。血盛则胎自安。女子崩中及内伤不足,皆血虚内热之故。产后余疾,皆由血分,乳汁不下,亦由血虚。金疮则全伤于血。上来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

桑寄生附方

①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 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穷、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上十五味细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干金方》独活寄生汤)②治妊娠胎动不安心腹刺痛: 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挫,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圣惠方》)③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 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杨氏护命方》)④治毒痢脓血,六脉微小,并无

桑寄生药理作用

①槲寄生:降压作用:黄果槲寄生新鲜叶的醇提取物(用时转溶于生理盐水中)1毫升(生药0.83克)/公斤给麻醉兔、犬静脉注射.可使血压下降,与白果槲寄生的作用相同。其茎和叶的浸剂同样有降压作用,如与山楂、大蒜、臭梧桐合用,其降压作用大为增强,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白果槲寄生据称有强心、降压作用,强心成分为Viscotoxin,有洋地黄样作用。红果槲寄生中含齐墩果酸,可能是引起强心、利尿作用的成分。至于降压作用是如何引起则未经解决,对其粗制剂之降压原理,一般多认为是槲寄生兴奋了循环系统的内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而产生降压作用。切断迷走神经之动物,即不再引起降压;而阿托品化后之动物,则仅能消除其使心率减慢之作用(可能为其中某些胆碱样物质所引起),而不能消除其降压作用。槲寄生可能由于其寄生的宿主以及药物制备的方法不同,使其作用有所差异。大量尚可引起呕吐,下泻,乃至死亡。临床上白果槲寄生叶浸剂(2月间收集的叶较好)或其他部分的酊剂对初期高血压病人有效,能改善自觉症状,但降压作用不显著,应用需持续1个月以上,对晚期高血压无效。

②桑寄生:㈠利尿作用

麻酢犬以萹蓄甙即广寄生甙0.5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引起利尿作用,增加剂量时作用更显著。在慢性大鼠试验中,无论口服或注射,34毫克/公斤即开始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作用强度虽不及氨茶碱,但其毒性仅为氨茶碱的1/4,故其治疗宽度较大。

㈡降压作用

萹蓄甙对麻醉犬虽有降压作用,但持续很短,且易产生急速耐受性。据初步试验,在正常搏动和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标本上,桑寄生(冲剂)均有舒张冠状血管的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对心肌收缩力则为先抑制后增加。

㈢抗病毒作用

桑寄生煎剂在体外(猴肾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与药物直接接触一小时内,即被抑制,可能是直接灭活作用。

③柿寄生:㈠降压作用

其茎、叶混合酊剂0.1~0.25克(生药)/公斤静脉注射或0.4~0.5克/公斤口服,均有降压作用,维持时间亦较长(1~2小时),重复给药,并无急速耐受现象,切断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只能减弱而不能完全消除其降压作用,对肾上腺素无拮抗或增强作用,降压与窦神经无关,对正常离体兔耳血管无直接扩张作用,而对胆甾醇性血管硬化的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其降压作用据认为可能是中枢性或反射性的。

㈡镇静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柿寄生酊剂2克/公斤能抑制由咖啡因所引起的运动性兴奋,和延长五甲烯四氮唑引起的小鼠死亡时间。

㈢其他作用

柿寄生对麻醉犬的肠蠕动无明显影响,能降低离体兔肠的张力,但不影响其节律收缩。对兔离体未孕子宫无影响,仅在极高浓度时有短暂的收缩增强。小鼠1次腹腔注射柿寄生,其半数致死量为11.24克/公斤。

桑寄生临床应用

①桑寄生: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将桑寄生制成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1.3两。日服2次,每次0.5包,少数病例每次1包。观察64例,疗程4周至5个月不等。治疗期间,有高血压者继续服降压药,原用复方硝酸甘油者,仍继续服用。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76%,其中显效(心绞痛程度减轻二级)率占2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44%,显效者占25%。另报道,桑寄生对降低胆甾醇亦有一定作用。

㈡治疗冻伤

取桑寄生1斤,加蒸馏水10斤,煮沸3分钟,过滤,滤液用文火熬制成膏。Ⅰ度冻伤用桑寄生膏2.5克,加入蒸馏水35毫升,酒精8毫升,白陶土4.5克,混合后涂敷患处(不能用于溃疡面);Ⅱ、Ⅲ度冻伤用桑寄生膏3克,加入甘油10克,单软膏35克,锌氧粉2克,调匀敷于局部。药物配制时须按处方顺序。

②柿寄生:治疗精神分裂症

取干柿寄生茎2份、叶1份,加水浸煮2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50%煎剂供口服;或用干柿寄生茎2份、叶1份,加工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4克),供肌肉注射。煎剂和注射液1次给药量相当于生药0.5~1.5克公斤体重,有关治疗步骤,药物显效时间,疗程及疗程间隙时间,药物剂量的掌握等,均与马桑相同(可参见"马桑"条)。临床观察255例(其中104例合并其他方法治疗),痊愈(疗效标准同马桑,下同)73例,显著好转54例,好转55问,无效68例。总有效率73.4%,痊愈率30.6%。其中单独用柿寄生制剂治疗的151例的疗效为:痊愈40例,显著好转31例,好转29例,无效51例。表明治疗本病具有肯定效果,而与原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些方法配合,更可进一步促进疗效的提高。治疗中检查肝功能,在140例中32例有明显改变,但未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急性中毒性肝炎表现,而少数病例有厌食及肝肿大。尿捡少数病例有少量红、白细胞及微量蛋白,几天后自行恢复。治程中有8例出现期外收缩,历时很短;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