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
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4~6月及11~12月各采一次。早晨摘取成熟果实,剖开果皮,剥去假种皮,再敲脱壳状的种皮,取出种仁用石灰乳浸一天后,缓火焙干。
汉语拼音:Ròu Dòu Kòu
别名:迦拘勒(《本草拾遗》),豆蔻(《续传信方》),肉果(《纲目》)。
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功效与作用: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①《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②《海药本草》: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③《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④《开宝本草》: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⑤《纲目》:暖脾胃,固大肠。⑥《本草经读》:治精冷。⑦《本草求原》;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性味:辛,温。①《药性论》:味苦辛。②《海药本草》:味辛,温,无毒。③《本草正》:味苦辛而涩,性温。
归经:入肺、大肠经。①《汤液本草》:入手阳明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手阳明大肠。
用药禁忌:①《雷公炮炙论》:凡使,勿令犯铜。②《本草经疏》: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
配伍经验:豆蔻、木香、白术、陈皮、甘草、人参、丁香、干姜、附子、茯苓、厚朴、槟榔、当归、生姜、黄连、沉香、诃子、砂仁、生姜汁、肉桂
相关方剂:二神丸、四神丸、五加皮药酒、肥儿丸、离济膏、归气汤、追风补肾十漏大金丹、旺土丹、健脾粉、术苓固脾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