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消

为硫酸盐类芒硝话矿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的粗制品。
汉语拼音:Pǔ Xiāo
别名:朴消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皮消、盐消、水消、海皮消、毛消
英文名:Mirabilit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rabilite
功效与作用:泻热润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乳肿;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溶入汤剂,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喉或水化罨敷、点眼。
性味:辛;苦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及孕妇禁服。1.《本草经集注》:畏麦句姜。2.《儒门事亲》:畏三棱。3.《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4.《本草经疏》:血涸津枯以致大肠燥结,阴虚精乏以致大热骨蒸,火炎于上以致头痛目昏,耳聋咽痛,吐血衄血,咳嗽痰壅,虚极类实等证,切戒勿施。
配伍经验:大黄甘草黄芩栀子枳壳黄连升麻当归赤芍木通赤芍药石膏茯苓槟榔陈皮犀角防风柴胡薄荷桔梗
相关方剂:绛雪散山茵陈丸拔毒散大黄桃仁汤三黄宝蜡丸白玉散青露散宜风散黄连清胃丸定风汤

朴消性状

本品呈小块片粒状,灰白色或灰黄色,略透明,在阳光下可见多量灰屑等杂质。易结块、潮解。质脆,易碎裂。气无,味苦咸。

朴消炮制

收集天然产芒硝,加热水溶解,过滤,滤液冷却,取初次析出的结晶;现多用天然硫酸钠,加热水溶解后过滤,滤液放冷后析出的结晶作朴消用。

朴消化学成分

主要为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另含微量氯化钠(NaCl)及钙(Ca)、镁(Mg)、钾(K)等无机元素。

朴消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针状,有时为板条状或似水晶的假六方棱柱状。集合体通常为致密或疏松的块体,或呈皮壳、被膜或盐华。无色透明,多为白色及带浅黄、灰白或绿、蓝等色调,含有机质者发黑。条痕白色。半透明至近透明,新鲜断面玻璃光泽,风化面无光泽;致密集合体表面不平呈蜡状、油脂状光泽。一组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1.5-2。性脆,易碎为粉末状。纯者溶于水。在干、热条件下风化失水转化为白色粉末状无水芒硝。强烧之火焰为黄色钠盐,经常含共存矿物组分;主要为钙、镁、钾的硫、硝酸盐及卤化物(如石膏、钙芒硝、泻利盐、石盐、钠硝石)以及粘土矿物等。

朴消生态环境

多产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较潮湿的山洞中。

朴消资源分布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朴消各家论述

1.《本草蒙筌》:按七硝(朴硝、芒硝、英硝、马牙硝、硝石、风化硝、玄明粉)气味相同,俱善消化驱逐,但朴硝力紧,芒硝、英硝、马牙硝力缓,硝石、风化硝、玄明粉缓而又缓也。以之治病致用,病退即已。《本经》载能炼服补益,岂理也耶。
2.《纲目》:朴硝澄下,硝之粗者也,其质重浊。芒硝、牙硝结于上,硝之精者也,其质清明。甜硝、风化硝,则又芒硝、牙硝之去气味而甘缓轻爽者也。故朴硝止可施于傅涂之药,若汤散服饵,必须芒硝、牙硝为佳。张仲景《伤寒论》只用芒硝不用朴硝,正此义也。硝气寒味咸,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唐时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硝炼成者。通治积热诸病有效,贵在用者中的尔。
3.《医学衷中参西录》:朴硝,水能胜火,寒能胜热,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且咸能软坚,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结,化一切瘀滞。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娠胎殇未下。外用化水点眼,或煎熏洗,能明月消翳,愈目疾红肿。

朴消附方

①治伤寒食毒,腹胀气急,大小便不通:朴消、大黄(锉,炒),芍药各一两,当归(切,焙)、木香各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圣济总录》朴硝汤)

②治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大黄末半斤,朴消三两,蜜一斤。合于汤上煎,可丸如梧子。服十丸,日三服之。(《补缺肘后方》)

③治胃热呕吐,手足心皆热者:朴消、栀子(炒黑)各等分。为末,滚水服一、二匙。(《经验广集》朴栀散)

④治妇人夙有积血,月水来时,腹中疞痛:朴消、当归(锉,微炒)、薏苡仁、川大黄(锉,微炒)各二两,代赭、牛膝(去苗)、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各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十丸。(《圣惠方》朴硝丸)

⑤治小儿赤眼:黄连二分,朴消一分(令干)。上二味,以妇人奶汁浸之点眼良。(《外台》)

⑥治赤眼肿痛:朴消置豆腐上蒸化,取汁收点。(《简便单方》)

⑦治喉痹:朴消一两。细细含咽汁。(《近效方》)

⑧治痈疽疮发,大小便秘涩不通:朴硝(研)、大黄(炒)、杏仁(研)、葶苈子(微炒)各二两。上四味,先以三味捣罗为细末,入朴消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煎黄耆汤下二十丸,以通利为度,末利再服。(《圣济总录》朴消丸)

⑨治风邪热毒,壅滞肌肉,荣卫不宣,蕴积成肿,血涩肤腠如丹之状,痛随气行,游无定处,邪毒攻冲,焮赤热痛:朴硝五两(别研),蛤粉、寒水石各三两,香白芷一两,脑子一钱(别研)。上为细末,和匀,每用新汲水调稀稠得所,鸡翎涂扫,不令药干。(《杨氏家藏方》如冰散)

⑩治热毒结成痔疾,肿胀热霜,坐卧不安:荆芥、薄荷、朴硝各一两,白矾二两。上件细切。每用一两,水五升,煎数沸,熏患处,通手淋洗。(《杨氏家藏方》朴硝汤)

⑾治痔疮:朴硝、五倍子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两,水三碗,同煎至三,四沸,淋渫。(《鸡蜂普济方》朴硝散)

朴消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芒硝中的硫酸根离子,在肠内不吸收,保持高渗溶液而使水分潴留于肠管,引起肠管反射性蠕动,产生泻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