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汉语拼音:Māo Zhuǎ Cǎo
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
英文名:Root of Catclaw Buttercup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R.zuccarinii Miq.]
功效与作用: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以内服猫爪草煎剂(或酊剂)为主,辅以补气养血中药,结合外科切开引流、搔爬手术,局部敷用各种猫爪草制剂,治疗单纯型、混合感染型、溃疡型、瘘管型颈淋巴结结核180例,经2~3个月的治疗,获临床治愈者134例,显着有效者32例,好转者14例。制剂及用法:㈠内服药:猫爪草1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半小时,临睡前冲黄酒2~4两同服,每日1剂。或用25%酊剂,日服3次,每次10毫升。均以3日为一疗程,间隔3~5天给下一疗程。间隔期对体质衰弱者服八珍汤,对有溃疡或瘘管者服益气养荣汤,连服2~3剂。㈡外敷药:10%猫爪草提出液,浸无菌纱条,用于坏死组织或干酪样物质较多的溃疡创面或凄管;30%猫爪草软膏,用于有混合感染或已形成溃疡的患处;或制成猫爪草凡士林纱条,适于引流或填塞瘘管之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副作用。曾对124例在1~2年内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复发者4例,均为远位复发。猫爪草也可制成注射液,供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2次,仍结合局部常规处理。观察110例,治愈率90%。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性味:甘辛,温。①《中药材手册》:味微甘。②《广西中药志》:味酸甘,性平,无毒。③《河南中草药手册》:味辛,性温。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肺二经。"
配伍经验:牡蛎、甘草、当归、黄芩、黄芪、木香、黄连、大黄、香附、黄柏、玄参、青皮、丹参、延胡索、三棱、郁金、莪术、地龙、茵陈、芥子
相关方剂:瘰疬散坚药酒、化癥消痞方、消癖酒、僵蝉四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