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立冬前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刷净泥沙,曝晒5~6天,并经常翻动,每晚须加盖稻草防冻(受冻则空心),晒至半干时,堆积2~3天,使内部变黑,再行日晒,并反复堆、晒,直至完全干燥。阴雨天可采取烘干法。本品易反潮,应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生霉和虫蛀。
汉语拼音:Xuán Shēn
别名:重台(《本经》),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吴普本草》),咸(《别录》),逐马(《药性论》),馥草(《开宝本草》),黑参(《孙天仁集效方》),野脂麻(《纲目》),元参(《本草通玄》)。
英文名:RADIX SCROPHULARI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2.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 [S. oldhami Oliv.]
功效与作用: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肾经。
用药禁忌: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1.《雷公炮炙论》:使用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2.《本草经集注》: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反黎芦。3.《本草经疏》: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脾虚泄泻,并不宜服。4.《医林纂要》:虚寒则忌。
配伍经验:甘草地黄黄芩麦冬防风桔梗当归黄连大黄连翘升麻人参栀子茯苓赤芍知母荆芥石膏柴胡犀角
相关方剂:养阴清肺汤顺经汤铁笛丸天王补心丹两地汤加减普济消毒饮消渴汤蜜犀丸、清心化痰膏、开胃救亡汤

玄参性状

干燥根圆柱形,有的弯曲似羊角。中部肥满,两头略细。长约10~20厘米,中部直径约1.5~3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有顺纹及抽沟,间有横向裂隙(皮孔)及须根痕。顶端有芦头均已修齐,下部钝尖。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微有光泽,无裂隙。无臭或微有焦糊气,味甘,微苦咸,嚼之柔润。以支条肥大、皮细、质坚、芦头修净、肉色乌黑者为佳。支条小、皮粗糙、带芦头者质次。

玄参炮制

1.拣净杂质,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片,晾干。或洗净略泡,置笼屉内蒸透,取出晾6-7成干,焖润至内外均呈黑色,切片,再晾干。

玄参鉴别

根横切面:(1)玄参 后生皮层微微栓化,皮层细胞切向延长,长方形或类圆形,石细胞单个散在,或3-5个成群。韧皮射线

玄参采收和储藏

栽种1年,在10-11月当茎叶枯萎时收获。挖起全株,摘下块根晒或炕到半干时,堆积盖草压实,经反复堆晒待块根内部变黑,再晒(炕)至全干。

玄参化学成分

1.玄参 根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哈帕甙(harpahide),玄参甙(harpagoside)[1],桃叶珊瑚甙(aucubin),6-O-甲基梓醇(6-O-methylcatalpol)[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1-O-[α-L-阿拉伯糖基(1→6)]-[阿魏酰基(1→4)]-α-L-鼠李糖基(1→3)-β-D-葡萄糖甙(1→6)]-[阿魏酰基(1→4)]-α-L-鼠李糖基(1→3)-β-D-葡萄糖甙

玄参原形态

1.玄参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肥大,近圆柱形,下部常分枝,皮灰黄或灰褐色。茎直立,四棱形,有沟纹,光滑或有腺状柔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时互生,均具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20cm,宽3.5-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成近截形,边缘具细锯齿,无毛背面脉上有毛。聚伞花序疏散形展,呈圆锥形;花梗长1-3cm,花序轴和花梗均被腺毛;萼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花冠暗紫色,管部斜壶状,长约8mm,先端5裂,不等大;雄蕊4,二强,另有一退化雄蕊,呈鳞片状,贴生于花冠管上;子房约8mm,深绿色或暗绿色,萼宿存。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北玄参 本种与上种极相似,其主要区别:根呈圆柱形,有纵皱纹,表面灰褐色,有细根及细根痕。叶较小,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5-12cm,宽2-5cm。聚伞花序紧缩成穗状,小聚伞花天酒地序无总花梗,或有长达5mm。聚伞花序紧缩成穗状,小聚伞花序无总花裂片卵形,花冠黄绿色。蒴果卵形,长约6mm。

玄参资源分布

生长在山坡林下。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浙江有大量栽培,其他各地也有栽培。主产浙江、四川、湖北。此外,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质量好。

玄参各家论述

1.张元素: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故《活人书》玄参升麻汤,治汗下吐后毒不散,则知为肃清枢机之剂。以此论之,治空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以玄参为圣药。
2.《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
3.《本草正》: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缓。《本草》言其惟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
4.《药品化义》

玄参附方

①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故身斑如锦文,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玄参、升麻、甘草(炙)各半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类证活人书》玄参升麻汤)

玄参药理作用

北玄参的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

流浸膏对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则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及煎剂,对麻醉犬、猫、兔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健康犬及"肾型高血比"犬,口服煎剂2克/公斤,每日二次,均表现降压作用,对后者的效力较前者更显着,减少剂量时,作用出现刚延缓。在蟾蜍心脏灌流时,流浸膏小量可呈现强心作用,剂量加大则呈中毒现象,对蟾蜍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②其他作用

流浸膏对正常家兔皮下注射(5克/公斤),可使血糖略有降低。从其根中提出的p-Mcthoxycinnamic_acid对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浸剂在体外,有抗真菌作用。因含皂甙,故有显著的溶血作用,并能引起局部刺激。

此外,同属植物S.grosslwimi中所含的总黄酮甙元有降低动物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利胆等作用。S.nodosa有镇静、降压、强心、扩张血管,并有某些抗惊厥的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