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心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成熟种子中间的绿色胚根(莲心)。取出,晒干。
汉语拼音:Lián Zǐ Xīn
别名:薏(《尔雅》),苦薏(《本草图经》),莲薏(《纲目》),莲心(《本草再新》)。
英文名:PLUMULA NELUMBIN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功效与作用: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①《食性本草》:生取为末,以米饮调下三钱,疗血渴疾、产后渴疾。②《日华子本草》:止霍乱。③《大明一练志》:清心去热。④《医林纂要》:泻心,坚肾。⑤《本革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律止渴,治目红肿。⑥《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汗,靖热养神,止血固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
性味:苦,寒。①陆玑《诗琉》:味甚苦。②《纲目》:苦,寒,无毒。③《重庆堂随笔》:甘苦咸。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配伍经验:莲子地黄人参麦冬茯苓玄参丹参当归熟地黄甘草茯神白术石菖蒲木香黄连山药黄柏连翘沉香竹叶
相关方剂:乌须黑发药酒、固肾涩精汤、合魂丹、清心滋肾方、牛黄上清丸除瘟化毒散清宫汤导赤清心汤、加减补肾活血方、养阴清热调经汤

莲子心性状

干燥的莲心,略成棒状,长1.2~1.6厘米。顶端膏绿色,有2个分歧,一长一短,先端反折,紧密互贴,用水浸软后展开,可见2片盾状卷曲的幼叶。中央的胚芽直立,长约2毫米。基部胚根黄绿色,略呈圆柱形,长2~4毫米。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多数小孔。气无,味苦。以个大、色青绿。未经煮者为佳。

莲子心鉴别

干燥的莲心,略成棒状,长1.2~1.6厘米。顶端膏绿色,有2个分歧,一长一短,先端反折,紧密互贴,用水浸软后展开,可见2片盾状卷曲的幼叶。中央的胚芽直立,长约2毫米。基部胚根黄绿色,略呈圆柱形,长2~4毫米。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多数小孔。气无,味苦。以个大、色青绿。未经煮者为佳。

莲子心采收和储藏

将莲子剥开,取出绿色胚(莲心),晒干。

莲子心化学成分

莲子心含莲心碱(liensinine),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甲基莲心碱(neferine),荷叶碱(nuciferine),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牛角花碱(lorusine),甲基紫堇杷灵(methylcorypalline),去甲基衡州悟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或higenamine),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莲子碱(nelumbine),4’-甲基衡州悟乌药碱(4’-methyl-N-methylcoclaurine),此外尚含木犀草甙(galuteolin),金丝桃甙(hyperin)以及芸香甙(ru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脂肪酸酯(β-sitosterol fatty acid ester),棕榈酸,不饱和酮酸及叶绿素(chlorophylls)等。

莲子心原形态

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莲子心资源分布

主产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莲子心各家论述

1.《大明一统志》:清心去热。
2.《医林纂要》:泻心,坚肾。
3.《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
4.《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汗,清热养神,止血固精。
5.《温病条辨》: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
6.《食性本草》:生取为末,以米饮调下三钱,疗血渴疾、产后渴疾。
7.《日华子本草》:止霍乱。

莲子心附方

①治太阴温病,发汗过多,神昏谵语者: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翘心二钱,犀角尖二钱(磨,冲),连心麦冬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情宫汤)
②治劳心吐血:莲子心、糯米。上为细末,酒调服。(《百一选方》)
③治遗精:莲子心一撮,为末,八层砂一分。每服一钱,白汤下,日二。(《医林纂要》)

莲子心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从莲子心提出莲心碱结晶,有短暂降压之效,改变为季铵盐,则出现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氧位甲基-莲心碱硫酸甲酯季铵盐对迷走神经节阻滞作用强而持久,但并不是通过迷走神经而致持久降压;脊髓猫和狗头交叉循环试验都指出其降压机理主要是外周作用。莲子心非结晶生物碱Nn-9,具有较强降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1~2毫克/公斤,可降低原血压水平约50%,维持2~3小时;狗血压于半小时即恢复;兔子不降压。有快速耐受性。经进一步实验,证明此生物碱降压机理主要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