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大叶冬青或苦丁茶冬青的嫩叶。
汉语拼音:Kǔ Dīnɡ Chá
别名:毛叶黄牛木、黄浆果、土茶、茶盖、角刺茶。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Holly, leaf of Broadleaf Holl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2.Ilex latifolia Thunb.3.Ilex kudingcha C.J.Tseng
功效与作用: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齿痛,目赤,聤耳,热病烦渴,痢疾。①《本经逢原》:"止痢。"②《医林纂要》:"治天行狂热。"③《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④《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⑤《本草求原》:"清肺脾,止痢,清头目。"⑥《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聤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⑦《四川中药志》:"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涂搽。
性味:①《医林纂要》:苦甘,大寒。②《纲目拾遗》:味甘苦。
归经:入肝、肺、胃。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②《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配伍经验:薄荷连翘苦丁黄芩栀子玄参菊花荷叶夏枯草桑叶甘草当归茯苓地黄川芎防风黄连大黄桔梗白芷
相关方剂:柔肝熄风方、愈痛饮新加翘荷汤、热地苦丁茶、消痰噙化丸、苦丁桑叶茶、羚角荷翘汤、鲜荷叶汤、苦丁复方茶

苦丁茶性状

(1)叶类长方形或长椭圆状方形,偶有长卵圆形,长3-8cm,宽1-3cm。先端有3个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有刺齿1-3枚,边缘稍反卷;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 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苦丁茶炮制

去除杂质,阴干,备用。

苦丁茶采收和储藏

成材苦丁茶树在清明前后摘取嫩叶,头轮多采,次轮少来,长稍多采,短梢少来。叶采摘后,放在竹筛上通风,晾干或晒干。

苦丁茶化学成分

大叶冬青叶含熊果酸(ursolic acid),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熊果醇(uvalo)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果实含熊果酸和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xylosylglucoside)。

苦丁茶原形态

1.枸骨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灰白色,平滑。叶硬革质,长椭圆状四方形,长4-8cm,宽2-4cm,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反曲,基部平截,两侧各有1-2个刺齿,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雌雄异株或偶为杂性花,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花黄绿色,4数;萼杯状,细小;花瓣向外展开,倒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基部合生;雄蕊4枚,花丝长约3mm;子房4室,花柱极短。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鲜红色,直径4-8mm;分核4颗,骨质。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大叶冬青 常绿大乔木,高达20m,胸径约60cm。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浅裂;小枝粗壮,黄褐色,并有纵裂纹和棱。叶柄长1.5-2.5cm;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28cm,宽4.5-7.5(-9)cm,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疏锯齿,中脉上面凹入,下面隆起,侧脉上面明显,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花序簇生叶腋,圆锥状;花4数;雄花序每枝有3-9花,花梗长7-8mm,花萼直径约3.5mm,裂片圆形,花冠反曲,直径约9mm,花瓣卵状长圆形,基部稍结合,雄蕊与花冠等长;雌花序每枝有1-3花,花梗长5-8mm,花萼直径约3mm,花冠直径约5mm,花瓣卵形,子房卵形。果球形,直径约7mm,红色,外果发厚,平滑、宿存住头盘状;分核4颗,长圆状椭圆形,背部有3条纵脊,内果皮骨质。花期4-5月,果期6-11月。
3.苦丁茶冬青 形态与大叶冬青相似。主要区别为:幼枝无小凸点,无毛;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基部楔形;花萼直径只有2.5mm,裂片无缘毛,花瓣长圆形至倒卵形,雄蕊比花瓣短;果实较大,直径1-1.2cm。

苦丁茶生态环境

1.生于山坡、山谷、溪边杂木林或灌丛中。2.3.生于沟谷或山坡疏林中,也有栽培。

苦丁茶资源分布

1.分布于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2.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3.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苦丁茶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止痢。
2.《医林纂要》:治天行狂热。
3.《本草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
4.《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
5.《本草求原》: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6.《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盯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7.《四川中药志》: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苦丁茶药理作用

抑菌和降压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