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白

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白。
汉语拼音:Jī Zǐ Bái
别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
英文名:Egg whit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功效与作用: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治咽痛,目赤,咳逆,下肉,疟疾,烧伤,热毒肿痛。①《别录》:疗目热亦痛,除心下伏热,止烦满咳逆,小儿下泄,妇人难产,胞衣不出。醋渍之一宿,疗黄疸,破大烦热。②孟诜:热毒发,可取三颗鸡子白和蜜一合服之。③《本草拾遗》:解热烦。④《纲目》:和赤小豆末涂一切热毒、丹肿、腮痛。⑤《本经逢原》:治喉痛。
用法用量:内服:生服、煮食,或与药汁调服。外用:涂敷。
性味:甘,凉。①《别录》:微寒。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归经:肺;脾经
用药禁忌:《食疗本草》:动心气。不宜多食。鸡子白共鳖同食损人。
配伍经验:鸡子杏仁白皮地黄半夏桔梗干姜黄柏枸杞子滑石粳米珍珠青黛薏苡仁防己百合龙眼赤小豆龙眼肉芦根
相关方剂:黄金露清肺汤、生益母草饮、半夏棋子粥青芝丹百合桔梗鸡子汤鸡子丸鸡子白丸羊髓膏茅灰涂方

鸡子白采收和储藏

敲碎蛋壳的一端,使蛋清流出,收集生用,或将蛋煮熟,取蛋白用。

鸡子白化学成分

鸡子白至少有3层,外层及内层都比较稀薄,中层约占全鸡子白的65%,因为其中约含0.3%的纤维状粘蛋白(mucin),故较粘稠,而内外2层则含此种粘蛋白极少。

鸡子白原形态

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鸡子白生态环境

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鸡子白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鸡子白各家论述

1.《本草思辨录》:《本经》卵白,止小儿下泄一语,最宜体会。小儿热泄,只以气清微寒之卵白治之即效,若丈夫则宜于苦寒矣。若治泄不知有热壅经隧,水谷不能化赤而直趋大肠一证,概从事于淡渗温燥,读此能无惘然。
2.《名医别录》:疗目热赤痛,除心下伏热,止烦满咳逆,小儿下泄,妇人难产,胞衣不出。醯渍之一宿,疗黄疸,破大烦热。
3.孟诜:热毒发,可取三颗鸡子白和蜜一合服之。
4.《本草拾遗》:解热烦。
4.《本草纲目》:和赤小豆末涂一切热毒、丹肿、腮痛。5。
6.《本经逢原》:治

鸡子白附方

①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开孔去黄)。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伤寒论》苦酒汤)
②治目暴赤热毒:蕤仁一分(捣成膏),吴黄连一分,鸡子白一枚。上三味,以棉裹二味内鸡子白中,渍一宿,涂眼四、五度,厚则洗之。(孟诜《必效方》)
③治小儿一岁以上,二岁以下,赤白痢久不差:鸡子二枚(取白),胡粉二钱,蜡一两。上三味,熬蜡消,下鸡子、胡粉,候成饼。平明空腹与吃,可三顿。(孟诜《必效方》鸡子饼)
④治汤火烧、浇,皮肉溃烂疼痛:鸡清、好酒淋洗之。(《海上方》)
⑤治产后血晕,身痉直,戴眼、口角与目外眦向上牵急,不知人:鸡子一枚,去壳分清,以荆芥末二钱调服。(《本草衍义》)
⑥治产后血闭不下:鸡子一枚,打开取白,酽醋如白之半,搅调吞之。(《本草拾遗》)

鸡子白药理作用

许多鸟类的卵清富含蛋白酶抑制剂。由鸡蛋分离出的鸡卵白蛋白,各洗脱峰蛋白中只有峰II蛋白对胰蛋白酶有强烈抑制作用,为鸡卵白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抑制剂有较高的热稳定性,80℃保温15min有90%的抑制作用,95℃时其抑制作用降至20%。此外,该抑制剂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则迅速丧失其活性。鸡卵白蛋白的积压洗脱峰对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均无抑制作用。前述鸡蛋卵白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峰II蛋白)对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比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程度要低些。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鸡卵粘蛋白能抑制牛、猪、羊和鸡的胰蛋白酶活性,不抑制牛和鸡的胰凝乳蛋白酶,对枯草杆菌蛋白酶则有一定抑制作用。

鸡卵白尚可用于制取溶菌酶,含量达0.3%。鸡蛋清溶菌酶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胞杆菌、黄色八叠球菌等革兰性菌。溶菌酶的药理作用可参见“马乳”。另有报道,给小鼠静脉浒标记的溶菌酶,能迅速集中于肾脏,并且在相当时间内浓度不变,而在血清、肝脏及其他内脏中则迅速减少。5min后分布在肾脏的溶菌酶大部分进入溶酶体,并维持较长时间的活力。

鸡子白临床应用

①防治疟疾

新鲜鸡蛋1个,取蛋清和入白酒20毫升,调匀1次口服。预防用每周1次,连服2~3次;治疗用剂量加倍,发作前1~2小时顿服。预防观察3593人,服药后半年中新发病244人,未发病人数占服药人数的93.24%。与同年上半年比较,成梯形下降;与上年同期比较,也有较大幅度下降。抗复发治疗,观察456例,服药后随访,复发44例,占服药人数9.7%。治疗现症病人113例,痊愈94例,有效率83.2%。副作用:服后有轻度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可自行消失。

②治疗烧伤

将新鲜鸡蛋置于75%酒精中消毒15分钟,按无菌操作在鸡蛋两端各打一小孔,让蛋清流入消毒碗内(用时配制)。创面经清创处理后(如有水泡应剪掉),即用消毒棉球蘸蛋清液涂布,第1天2~3次。一般6~15小时创面即形成淡黄色的痂膜,此时疼痛缓解,体液渗出停止或减少。如痂膜形成不够完整或有龟裂现象,则再涂蛋清液,直至痂膜完整形成为止。如发现痂膜下有化脓现象(多见于三度烧伤),应及时切开痂膜彻底排脓,再涂蛋清液。一般均采用开放暴露疗法,同时床上设置被单、纱罩或蚊帐保护。大面积烧伤可安装保温电灯,保持在25~31℃。据一百数十例的观察,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一、二度烧伤大多在10天以内治愈,少数在12~31天治愈;面积在10~20%的一、二度烧伤,一般在7~20天治愈,少数在37~60天治愈;面积在30%以上及深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并发感染的,治愈时间均较长。实践证明,蛋清有收敛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涂布后形成痂膜,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减少体液渗出,防止继发性休克的发生;同时痂膜又能防止不洁物质的污染和外来刺激,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③治疗体表炎症

对早期疖肿、外伤性肿胀和严重的局部注射反应,局部敷蛋清,有止痛、消炎、防止化脓的作用;对已开始化脓的也有控制炎症扩展,促使炎症局限化的作用。据36例观察,范围较小的,敷1次即见效,范围较大的,约3~4次亦可治愈。用法:在患处先铺上厚约1厘米的脱脂棉片,略大于炎症范围;然后按上法取新鲜蛋清均匀饱满地倾于脱脂棉片上,上面再敷以盖布,胶布或绷带固定。每日换敷1次。对皮肤破损的外伤,则敷在破损处的周围,以免蛋白同痂皮粘在一起不易揭脱。

④治疗宫颈糜烂

宫颈部用生理盐水棉签揩拭后涂布新鲜蛋清(糜烂部多涂一些),而后再用饱蘸蛋清的棉球塞于宫颈处,次日取出。连续3~5日为一疗程,若无效可继续进行第二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观察32例,除7例用药一次中断治疗外,其余18例治愈,7例好转。以宫颈糜烂并有出血者疗效最佳。另用于产后宫颈、阴道炎症7例,治疗3次均愈。

此外,用新鲜鸡蛋清和入等量香油,混合后滴耳,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近期效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