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春、夏,秋挖取,洗净泥土,剪去残茎、芽及节上须根,剥去膜状叶,晒干。或埋于湿沙中以供鲜用。
汉语拼音:Lú Gēn
别名:芦茅根(《会约医镜》),苇根(《温病条辨》),芦菇根(《草木便方》),顺江龙(《天宝本草》),水蓢蔃(《岭南采药录》),芦柴根(《南京民间药草》),芦通(《江苏植药志》),苇子根(《河北药材》),芦芽根(《山东中药》),甜梗子(《四川中药志》)。
英文名:RHIZOMA PHRAGMIT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agmites communis Trin.[P.australis(Cav.)Trin.]
功效与作用: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透疹。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麻疹;解河豚鱼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煎汤洗。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经。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配伍经验:甘草、麦冬、人参、茯苓、黄芩、陈皮、地黄、连翘、知母、枇杷、枇杷叶、赤茯苓、生姜、竹茹、竹叶、石膏、木通、栀子、半夏、黄连
相关方剂:凉营清气汤、清咽栀豉汤、苇茎汤、加减苇茎汤、银翘散加减方、连朴饮、鼻渊宁汤、芦根汤、芦根饮子、加竹沥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