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犀角尖(磨冲)1.5克、鲜石斛18克、黑山栀6克、牡丹皮6克、鲜生地18克、薄荷叶2.4克、川雅连1.5克、京赤芍6克、京元参9克、生石膏24克、生甘草2.4克、连翘壳9克、鲜竹叶30张、茅芦根各30克、金汁30毫升(冲服)。
功能主治:凉营清气。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爆无津之重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出处:《喉够症治概要》
组成:犀角尖5分(磨,冲),鲜石斛8钱,黑山栀子2钱,牡丹皮2钱,鲜生地黄8钱,薄荷叶8分,川雅连5分,京赤芍2钱,京玄参3钱,生石膏8钱,生甘草8分,连翘壳3钱,鲜竹叶30片,茅根1两,芦根1两,金汁1两(冲服)。
功能主治:凉营透气,清热凉血。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指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糙无津之重症。症见高热、咽喉肿痛糜烂、猩红色皮疹、口周苍白圈、杨梅舌为本方用方要点。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运用:痰多,加竹沥1两,冲服珠黄散,每日2分。
方解:方中连翘、石膏、山栀子、竹叶清解气分热毒,犀角尖(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凉营解毒活血,玄参、薄荷利咽解毒,金汁、石斛、芦根、茅根清热生津护阴。
方歌:凉营清气犀角尖,生地石斛芦竹鲜;石膏连栀赤芍丹,茅草薄翘金汁玄。
提示:方中犀角用水牛角代替。
出处:《喉痧症治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