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汉语拼音:Gān Suí
别名:主田(《本经》),重泽、苦泽、甘泽、陵藁,甘藁、鬼丑(《吴普本草》),陵津(《广雅》),肿手花根(《药材资料汇编》)。
英文名:Gansui Root, Root of Gansui, Root of Kansui
功效与作用:治疗小便不通:甘遂1两,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甘遂末3钱,面粉适量,麝香少许(亦可用冰片代)。加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中极穴处(脐下4寸),方圆约2寸,一般30分钟即见小便通利,无效时可继续使用或加热敷。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的小便不通患者8例,外敷1次即排尿的5例,外敷2次排尿的2例,外敷2次再加热敷而排尿的1例。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经
用药禁忌:体弱及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配伍经验:大戟、大黄、芫花、葶苈、陈皮、槟榔、巴豆、甘草、半夏、木香、当归、杏仁、茯苓、黄芩、泽泻、黄连、白术、防风、细辛、黑牵牛
相关方剂:离济膏、大陷胸汤、十枣汤、控涎丹、通经膏、椒仁丸、甘遂麻黄散、陷胸汤、木香万安丸、缩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