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

本品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 (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 或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的巢。秋、冬二季采收,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
汉语拼音:Fēnɡ Fánɡ
别名:露蜂房、马蜂窝、蜂巢、野蜂窝、黄蜂窝、百穿之巢
英文名:NIDUS VESPAE
功效与作用:祛风,功毒,杀虫,止痛。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用法用量:3~5g。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患处,或煎水漱或洗患处。
性味:甘,平。
归经:归胃经。
用药禁忌:气虚血弱及肾功能不全者慎服。
配伍经验:露蜂房甘草防风细辛蛇蜕大黄当归白芷麝香升麻黄芪人参羌活杏仁乳香玄参僵蚕地黄苦参附子
相关方剂:露蜂房熏方鳖甲煎丸蝉退散百病钦丹丸补肾益精汤、顽痹酒、亢萎振阳胶囊、皂角刺丸、露蜂房散金丝万应膏

蜂房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似莲房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3~4mm或6~8mm;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短柄。体轻,质韧,略有弹性。气微,味辛淡。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蜂房炮制

除去杂质,剪块。

蜂房鉴别

本品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似莲房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3~4mm或6~8mm;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短柄。体轻,质韧,略有弹性。气微,味辛淡。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蜂房采收和储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压,防蛀。

蜂房化学成分

主含蜂蜡、树脂,尚含多种氨基酸、挥发油和钙、铁等多种无机元素。实验表明,本品水提液具有抗炎、补肾壮阳、促进血液凝固和扩张血管作用。此外还有降压和利尿作用。

蜂房原形态

雌蜂体长约17毫米。头部宽与胸部略相等。体各部黄色或暗黄色。额部后单眼处有一弧形黑斑。唇基略隆起,稀布浅刻点。上颌有浅刻点,端部3齿黑色。前胸背板两侧各有1棕色带。中胸背板中间有黑色纵隆线。小盾片、后小盾片、中胸侧板、后胸侧板各骨片连接处为黑色。胸腹节中央沟黑色,两侧各有1棕色带,布有横皱褶。翅棕色,前翅前缘色略深。

蜂房资源分布

群栖性,营巢于树木或房屋附近。分布于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蜂房附方

①治手足风痹:黄蜂巢大者一个。小者三四个(烧灰),独头蒜一碗,百草霜4.5克。同捣敷上。忌生冷荤腥。(《干坤秘韫》)

②治小儿脐风湿肿久不瘥:露蜂房,烧末敷之。(《子母秘录》)

③治风瘾疹:以水煮蜂房取二升,入芒硝敷上,日五度。即瘥。(《梅师集验方》)

④治蜂螫人:a.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千金要方》)b.露蜂房、白矾各15克。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水煎如膏,厚涂螫处。(《圣惠方》)

⑤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蜂房末,三指撮,酒服之。(《千金要方》)

⑥治阴痿不起:蜂巢烧研,新汲井水服6克。(《峋嵝神书》)

⑦治牙痛:露蜂房、天仙藤各等分。上件嚼咀。每用6克,水半盏,煎数沸,去滓漱之。(《杨氏家藏方》露蜂房散)

蜂房药理作用

具明显的抗炎、镇痛、降温、促凝血的作用;可使心脏运动加强,降低外周阻力;能使离体肠蠕动及张力稍有减弱作用;对肝癌、胃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某些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