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茎叶。
汉语拼音:Bái Jiè
别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纲目》)。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White Mustard
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利气化痰。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
性味:《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肺。"
用药禁忌:凡疮疡、目疾、痔疮、便血及平素热盛之患者忌食。
配伍经验:芥子白芥子甘草半夏茯苓当归陈皮白术白芍人参地黄柴胡熟地黄香附麦冬栀子杏仁大黄肉桂玄参
相关方剂:全蝎止痛汤、生慧汤三子养亲汤九制松香膏散偏汤补肾壮阳汤、没药膏、离济膏阳和汤大补延龄膏

白芥性状

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倒卵形,长3-10cm,大头羽裂或近全缘,顶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1-3对,边缘波状或具疏齿。表面墨绿色、黄绿色或枯黄色,稍粗糙,有类白色粗毛。质脆易碎,受潮变软,气微,搓之有辛辣气。

白芥化学成分

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酶,芥子碱(sinapine)。

白芥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全体被稀疏粗毛。叶互生;茎基部的叶具长柄,叶片宽大,倒卵形,长10~15厘米,最宽处达5厘米以上,琴状深裂或近全裂,裂片5~7,先端大,向下渐小;茎上部的叶具短柄,叶片较小,裂片较细;近花序之叶常少裂。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梗长1厘米左右;花萼4,绿色,直立;花冠黄色,长方卵形,基部有直立长爪;雄蕊6,4强;子房长方形,密被白毛,花柱细长,柱头小。长角果广线形,长2~3厘米,密被粗白毛,着生种子部分常有浅度缢缩,先端有喙,喙部不生种子,光滑无毛。种子圆形,淡黄白色,直径1.5~2毫米。花期4~6月。果期6~8月。

白芥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白芥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冷气。

白芥附方

①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