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复花

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肉。捕杀后,剃去皮毛,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用竹片撑开风干。
汉语拼音:Xuán Fù Huā
别名:蕧、盗庚(《尔雅,),戴椹(《本经》),飞天蕊(侯宁极《药谱》),金钱花(《本草图经》),野油花(《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滴滴金、夏菊(《纲目》),金钱菊(《花史》),艾菊、迭罗黄(《群芳谱》),满天星(《岭南采药录》),六月菊(《铁岭县志》),黄熟花(《南京民间药草》),水葵花、金盏花(《贵州民间方药集》),复花(《新疆药材》),小黄花(《河北药材》),猫耳朵花、驴耳朵花(《山东中药》),金沸花、伏花、全福花(《上海常用中草药》)。
功效与作用:治风湿痹痛,脚膝肿痛,痔瘘。①《本草拾遗》:主野鸡瘘疮。②《四川中药志》:治湿热身痒,风湿痹痛,脚膝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包煎或滤去毛),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干撒或调敷。
性味:辛咸,平。①《本草拾遗》:甘,平,无毒。②《四川中药志》:辛咸,平,无毒。
归经:入肺、肝、胃经。
用药禁忌:①《本草衍义补遗》:"病人涉虚者不宜多服,利大肠,戒之。"②《本经逢原》:"阴虚劳嗽,风热燥咳,不可误用。"
配伍经验:甘草半夏茯苓防风前胡人参枳壳羚羊角白术陈皮白皮桔梗菊花黄芩杏仁细辛赤茯苓川芎石膏黄连
相关方剂:三花五子丸、旋复花汤疳积散、旋英茶、酸枣仁丸咳哮宁降逆止呃汤常山甘草饮香附旋复花汤长春丸

旋复花性状

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有时散落,直径8~15毫米(线叶旋复花较小,4~10毫米)。底部有4层(线叶旋复花3层)浅灰绿色、膜质的总苞片,有时残留花梗。外缘1层舌状花,黄色,长约1厘米,先端3齿裂,多卷曲;中央管状花密集,花冠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毫米(线叶旋复花长约3毫米),质柔软,手捻易散。气微弱,味微苦咸。以朵大、金黄色、有白绒毛,无枝梗者为佳。

旋复花炮制

旋复花:拣净杂质,除去梗叶,筛去泥土。蜜炙旋复花:取净旋复花,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焖,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凉透。(每旋复花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旋复花鉴别

鲜肉质嫩而细致,肥厚多脂。风干者多为干燥的整块。以块大,肥厚者为佳。

旋复花化学成分

大花旋复花开花时期的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复花素和旋复花素。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甾醇等多种甾醇。

旋复花原形态

①旋复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

旋复花资源分布

主产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安徽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旋复花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旋复花,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

旋复花附方

①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旋复花药理作用

大花旋复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无显着利尿作用。

绿原酸为咖啡酸与奎宁酸的缩合物,遇铁呈蓝色,与鞣质相似,以前曾名"咖啡鞣酸",但与鞣质不同,不沉淀蛋白质,故无收敛作用。咖啡酸与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绿原酸与咖啡因相似,口服或腹腔注射,可提高大鼠的中枢兴奋性。绿原酸与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并能使脉搏变慢,而奎宁酸则不能。绿原酸能显着增加大鼠、小鼠小肠的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皆可增强大鼠子宫的张力,此作用可被罂粟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不能影响之。咖啡酸、绿原酸还可增进大鼠的胆汁分泌。在离体兔回肠标本上,绿原酸能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对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预防大鼠蛋清性足踝浮肿等皆无影响。绿原酸对人有致敏作用,吸入含有绿原酸的植物的尘埃后(如在咖啡厂中),可发生气喘、皮炎等,但食入后可经小肠分泌物的作用,变为无致敏性物质,故试验致敏原时,宜用皮内法而不用口服法。咖啡酸尚有灭活硫胺(维生素B1)的作用。绿原酸毒性很小,幼大鼠口服半效致死量大于1克/公斤,腹腔注射大于0.25克/公斤。

同属植物Inula royleana含生物碱,能抑制呼吸、降低血压、松弛平滑肌,并有箭毒样作用,但无抗菌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