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
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4~10月间采捕,去肉,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Wén Há
别名:花蛤(《梦溪笔淡》),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口渴烦热,咳逆胸痹,瘰疬,痰核,崩漏,痔瘘。①《本经》:主恶疮蚀,五痔。②《别录》:咳逆胸痹,腰痛胁急,鼠痿,大孔出血,崩中漏下。③《汤液本草》:能利水。治急疳蚀口鼻,烧灰腊猪脂和涂之。④《长沙药解》: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性味:咸,平。①《别录》:味咸,平,无毒。②《本经逢原》:咸,平,微寒,无毒。
归经:①《注解伤寒论》:走肾。②《长沙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
用药禁忌:《本草经巯》:病属邪热痰结者宜之,气虚有寒者不得用。
配伍经验:麝香、雄黄、大戟、黄柏、冰片、朱砂、甘草、茯苓、地黄、乳香、蜈蚣、当归、黄连、白芷、细辛、没药、川乌、牛黄、龙骨、全蝎
相关方剂:家传西圣膏、玉枢丹、文蛤汤、神仙解毒万病丸、槐角地榆散、卫生宝丹、太乙神丹、金倍散、胃醒饮、贝母括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