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文蛤五两(15g),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各9g),石膏五两(15g),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解表散邪。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现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咳喘、过敏性荨麻疹、顽固性头痛等属本证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方解:本方用于治疗呕吐后口渴贪饮兼有表邪。方中文蛤、石膏清热生津,润燥止渴;麻黄、杏仁宣肺发表,生姜、大枣、甘草安中和营卫。诸药并行,是表解热清,则口渴自愈。本方功能解表散邪,清胃止渴,适用于表邪未尽,胃有郁热而致的口渴不欲饮而烦热明显者。
方歌:吐而贪饮证宜详,文蛤石膏五两量,十二枣枚杏五十,麻甘三两等生姜。文蛤汤方七味药,麻杏石甘蛤姜枣;喘咳气急烦渴症,止咳定喘疗效高。
出处:《金匮要略》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