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膝

为苋科牛膝属植物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 L.,以根(土牛膝)或全草(倒扣草)入药。夏、秋才收,除去茎叶,将根晒干,即为土牛膝;若将全草晒干则为倒扣草。
汉语拼音:Tǔ Niú Xī
别名:倒扣草、倒扣簕、倒钩草、粗毛牛膝、鸡掇鼻、鸡骨癀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尿。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性味:苦酸,平。①《福建民间草药》:苦酸,平,无毒。②《广西中草药》:味微苦酸,性寒,无毒。③《云南中草药》:甘微酸,凉。
归经:肝;肾经
用药禁忌:《福建民间草药》:孕妇忌用。
配伍经验:牛膝甘草红花牡丹皮当归茯苓川芎槟榔草果地黄防风麦冬桔梗白芷薄荷厚朴乳香玄参桃仁丹参
相关方剂:达原解毒汤桃红消瘀汤、外用扭伤药酒、返魂浆便浊饮达原败毒散生化通经汤二连汤、风伤药水、银硼漱口液

土牛膝性状

①牛膝(野生者)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野牛膝。根茎呈圆柱状,长1~3厘米,直径6~10毫米,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约15厘米以下,径可达4毫米;表面淡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质稍柔软,干透后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列的维管束。气微,味微甜。

土牛膝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土牛膝鉴别

①牛膝(野生者)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野牛膝。根茎呈圆柱状,长1~3厘米,直径6~10毫米,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约15厘米以下,径可达4毫米;表面淡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质稍柔软,干透后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列的维管束。气微,味微甜。
产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贵州等地。
②柳叶牛膝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苏木红、荔支红、透血红(《纲目拾遗》),红牛膝、牛克膝。根茎短粗,长2~6厘米,径1~1.5厘米。根4~9条,扭曲,长10~20厘米,径0.4~1.2厘米,向下渐细。表面灰黄褐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及须根除去后的痕迹。质硬而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皮部淡灰褐色,略光亮,可见多数点状散布的维管束。气微,味初微甜后涩。
产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③粗毛牛膝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短圆柱形,灰棕色,周围着生众多圆柱状细长的根,长约6~10余厘米,粗约2~5毫米,略弯曲。表面灰棕色,有细浅的纵皱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灰青色至灰白色。味淡无臭。
产广东、福建、广西等地。

土牛膝化学成分

根及种子含皂甙,其皂甙元均无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另含甜菜碱、糖类、粘液质及钾盐。种子含皂甙约1%,主为皂甙A(C48H76O18)、皂甙B(C54H86O23)及一种中性皂甙。全草含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

土牛膝原形态

1.其野生品地上部分,形态与栽培品无异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根圆柱形,直径5-10mm,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节膨大。单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项生及腋生,长3-5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cm,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mm;苞片宽卵形,长2-3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mm,先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mm;花被片披针形,长3-5mm,光亮,先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mm;退化雄蕊先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长圆形,长2-2.5mm,黄褐色,光滑。种子长圆形,长1mm,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地下部分无明显主根,呈圆锥根系或成簇须根。

土牛膝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林小、河边及山谷稍阴湿处。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土牛膝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治妇人血块。2.《纲目拾遗》: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功胜川产。又:善能理疮,并箭入肉。3.《岭南采药录》:为收敛药及利小便药,清血消毒。治喉症捣汁含漱;又散血止痛,理脚气,煎酒服。4.《福建民间草药》:散瘀血,强足膝,引药下行。5.《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散血止痛。治疟疾、痔疮及红白痢;外用治跌打损伤。6.《江西草药》:治竹木刺伤,毒蜂咬伤等症;并可引产。治白喉并发心肌炎:鲜土牛膝五钱,鲜万年青根三钱。捣烂取汁,加白糖适量,温开水冲服。治扁桃腺炎:土牛膝、百两金根各四钱,冰片二钱。研极细末,喷喉。治急性中耳炎:鲜土牛膝适量,捣汁,滴患耳。治足腿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捣烂,和马前子及旧锈铁磨水,豆腐渣调匀,微温敷之。(《岭南采药录》)治跌打损伤:土牛膝三至五钱。水煎,酒对服。《本草求真》:杜牛膝气味更凉,嚼之味甘而不苦,主治多是解毒破血,泻热吐痰,较之川午膝微觉有别。7.《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通经利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脚气肿胀,关节炎,风湿痛,白喉,急慢性咽炎。8.《贵州草药》:生用可破血利湿,炒用补肝肾,强筋渭。9.《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除湿,治咳血,鼻衄,尿血,尿路感染,湿热带下。

土牛膝附方

①治男妇诸淋,小便不通:土牛膝连叶,以酒煎服数次。血淋尤验。(《岭南采药录》)
②治血滞经闭:鲜土牛膝一至二两,或加马鞭草鲜全草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风湿性关节痛:鲜土牛膝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和猪脚一个(七寸),红酒和水各半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肝硬变水肿:鲜土牛膝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痢疾:土牛膝五钱,地桃花根五钱,车前草三钱,青荔三钱。水煎,冲蜜糖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白喉:鲜土牛膝一至二两,加养阴清肺汤(生地、元参、麦冬、川贝母、丹皮、白芍,甘草、薄荷)。水煎服,每日一至二剂;另用朱砂一分,巴豆一粒,捣烂,置于膏药上,贴印堂穴,六至八小时皮肤起泡后取下。
⑦治白喉并发心肌炎:鲜土牛膝五钱,鲜万年青根三钱,捣烂取汁,加白糖适量,温开水冲服。
⑧治扁桃腺炎:土牛膝、百两金根各四钱,冰片二钱。研极细末,喷喉。
⑨治急性中耳炎:鲜土膝适量,捣汁,滴患耳。(⑥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⑩治足腿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捣烂,和马前子及旧锈铁磨水,豆腐渣凋匀,微温敷之。(《岭南采药录》)
⑾治跌打损伤:土牛膝三至五钱。水煎,酒对服。(《江西草药》)

土牛膝药理作用

1、动物实验:根在机体内有中和白喉杆菌毒素的作用,并有预防白喉的作用。

2、从本品全草中分离到一种含有两种生物碱的混合物;能升高麻醉狗血压,短暂的兴奋呼吸,加强心脏收缩;能拮抗各种物质引起的肠管及子宫平滑肌痉挛;对大白鼠有轻度抗利尿作用。

3、从本品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皂甙混合物能使离体蛙心、兔心、豚鼠心、在位兔心的收缩力明显加强。对于心脏处于衰竭状态时,可使其张力增加;心脏乳头肌衰竭时,用此皂甙增强其收缩力;它比洋地黄作用快,作用时间短。

土牛膝临床应用

①治疗白喉

取煎液内服,或药汁喷雾,均有效果。㈠内服:用新鲜根1斤,制成浓缩煎液500毫升。10岁以内小儿每日100毫升,分3~4次服。治疗咽白喉29例,气管白喉3例,除2例分别因突然窒息、严重中毒而致心肌麻痹死亡外,均获治愈,治愈病例服药时间平均为6.8天,呼吸困难于2~8日恢复正常,咽头伪膜于2~7日脱落,体温于2~10天下降,细菌培养4~8日转阴。㈡喷雾:用新鲜土牛膝根捣烂,加入30~40℃左右的温开水浸渍24小时,过滤取汁。以喉头喷雾器装入新鲜药汁,每隔2小时喷射1次,连续使用,直至伪膜剥离为止。据35例的初步观察,约有半数以上的病例,伪膜在治疗后第4天完全脱落,最快的为17小时,但也有延长至15日之久的。喷射次数与剥离速度似无明显关系。随着伪膜的消退,全身症状也远渐消失或减轻。此外,有用鲜土牛膝全草5~7棵捣烂绞汁,兑入人乳或冷开水半杯,每10~20分钟取少许吞咽,或从鼻孔中滴入,使药物作用于咽喉部。治疗2例,均在4~S天痊愈。

②治疗小儿肺炎

用新鲜土牛膝根1斤捣烂,加入适量开水,绞取汁1斤,隔水蒸半小时。1~2岁每次服15毫升,3~5岁20~26毫升,每隔4~6小时1次。治疗麻疹并发肺炎、支气管肺炎、流感肺炎等26例(其中7例曾配合其它中药治疗),服药1~6天(平均2.6天)后,24例痊愈,2例死亡。

③引产

取新鲜土牛膝根(须选白色的,红色的无效)2寸左右长,洗净,刮去粗皮,一端削成圆锥状,尾部扎丝线1根,用高压或75%酒精浸泡消毒。外阴及宫颈口按常规消毒后,将土牛膝根轻轻插入宫颈,再以消毒纱布塞入阴道,以防牛膝脱出。亦可用鲜土牛膝5克捣烂取汁,以消毒纱布浸湿,卷成条状,用无菌塑料纸包好,针刺若干小孔(便于药汁渗出),然后按上法插入宫颈内。一般12~24小时内即可发生效果。土牛膝根待流产时自行排出。如24小时仍未生效,应取出,另取新鲜者插入。据18例的观察,结果11例成功,1例不全流产。又用于过期流产4例(其中死胎2例)和大月份的葡萄胎2例,亦获良效。药物反应有轻度体温升高,流产后即可降至正常。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消毒,注意操作,防止感染及宫颈外伤。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