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Pú Gōnɡ Yīnɡ
别名: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荚(《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土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州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
英文名:Mongolian Dandelion Herb
功效与作用:蒲公英是清热解毒的传统药物。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它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现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等不同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感染性炎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60g;大剂量60g,或捣汁;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
性味:味苦;甘;性寒
归经:入肝、胃经。
用药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配伍经验:甘草、金银花、当归、黄芩、连翘、赤芍、大黄、地丁、柴胡、牡丹皮、玄参、茯苓、白芷、地黄、紫花地丁、陈皮、菊花、天花粉、夏枯草、香附
相关方剂:前列腺汤、五味消毒化疔饮、蒲公英酒、虎杖煎剂、五味消毒饮、蒲肝茶、阑尾消炎丸、柴贝汤、黄香汤、育阴煎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