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
汉语拼音:Dì Dīnɡ
别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3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熬膏摊贴。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经。
用药禁忌:体质虚寒者忌服。
配伍经验:紫花地丁甘草连翘当归赤芍金银花大黄蒲公英地黄牡丹皮玄参黄连桔梗黄柏菊花防风黄芩白芷荆芥柴胡
相关方剂:土茯苓复方、连翘败毒丸红藤煎固经膏拔疔毒膏五神汤、五味活血汤、疏肝清胃丸、降龙汤地丁饮

地丁性状

①紫花地丁

地丁化学成分

紫花地丁全草含甙类、黄酮类、蜡(为蜡酸及不饱和酸等的酯类),花中亦含蜡,蜡中含饱和酸(主要为蜡酸)34.9%,不饱和酸5.8%,醇类10.3%,烃约47%。

地丁原形态

①紫花地丁,又名: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

地丁附方

①治疔疮肿毒: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千金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