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为黑伞科植物蘑菇的子实体。多在秋、冬、春季栽培,成长后采集,除净杂质,晒干或烘干。
汉语拼音:Mó Gu
别名:鸡足磨菇、磨菇蕈(《广菌谱》),肉蕈(《纲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双孢磨菇 Agaricus bisporus (Lange) Sing.2.四孢蘑菇 Agaricus canpestris L.ex Fr.
功效与作用:①《医学入门》:悦神,开胃,止泻,止吐。②《生生编》:益肠胃,化痰,理气。
用法用量:每日鲜品8两,炒、煮食均可。治高血压:每天鲜品10两,分2次食用。
性味:甘,凉。①《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肺。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用药禁忌:气滞者慎服。1.《饮膳正要》:动气发病,不可多食。2.《本草求真》:多食均于内气有阻,而病多发。3.《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风,动气,诸病人皆忌之。
配伍经验:生姜火腿陈皮羊肉辣椒鹿尾人参牛膝麝香红花桃仁酸枣仁胡椒麻油鸡子灵芝松节豆腐猪肉胡桃仁
相关方剂:金银花麦门冬蛋、灵芝鹿尾、甜辣鲜蘑藕丁、蘑菇炒青菜、南山草酒、小鸡炖蘑菇、牛膝蹄筋、人参鹿尾汤、玉米蘑菇茶、八宝豆腐

蘑菇性状

1.双孢蘑菇 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5-12cm,白色或淡黄棕色,表面具淡褐色细绒毛。菌肉厚,白色或淡红色。菌褶密,不等长,粉红色、褐色或黑褐色。菌柄长4.5-9cm,直径1.5-3cm,类白色,中部有时可见单层菌环。气微,味特异。

蘑菇采收和储藏

覆土后菇床上开始形成子实体原基,当室温降至15℃左右时,子实体大量发生。蘑菇在现蕾后5-7d采收,天气冷凉时可在8-10天采收。以子实体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质量最佳。

蘑菇化学成分

新鲜蘑菇和干的口蘑的一般组成,顺次是:可食部97%,91%;每100克可食部含水分93克,17克;蛋白质2.9克,35.6克;脂肪0.2克,1.4克;碳水化物3克,14克;粗纤维0.6克,6.9克;灰分0.6克,16.2克;钙8毫克,100毫克;磷6.6毫克,162毫克;铁1.3毫克,32毫克;硫胺素(维生素B1)0.11毫克,0.02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1)0.16毫克,2.53毫克;尼克酸(烟酸)3.3毫克,55.1毫克;维生素C4毫克,1毫克脂肪中的脂肪酸、亚油酸较多,油酸则很少。又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蛋白质中含有各种氨基酸。还含与氨基酸有关的含氮物质,如α-氨基己二酸、β-氨基异丁酸、刀豆氨酸、肌肽、肌酸酐、胱硫醚、2,4-二氨基丁酸、高胱氨酸、高丝氨酸、羟基赖氨酸、犬尿素、肌氨酸、γ-氨基丁酸等,以及苏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瓜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与焦谷氨酸结合成的二肽,N-焦谷氨酰葡糖胺等。

蘑菇原形态

1.双孢蘑菇 菌盖半圆形,径3-16cm,表面干,成熟后仍为白色,常被淡褐色细绒毛。菌肉较厚而脆,白色,切割后或微呈淡红橙色。菌褶离生,初白色后变黑褐色。柄短柱状,粗壮。基微膨大。菌环光滑或具絮状残突,膜质。本种原记录的主要特征是担子多产两枚孢子,担孢子椭圆形,淡褐色,(5.5-8.5)μm×(4-6.5)μm2.四孢蘑菇 菌盖呈穹顶形,径4-15cm。纯白色,后期盖中央有裂纹,渐向盖缘而光滑。老后中央微现肉桂色泽,菌肉白色,伤后微褐。褶片离生,粉红色。菌柄柱形,近等粗。环残膜质,早落。孢子椭圆形,光滑,深褐色,(6.5-8.5)μm×(4-5.5)μm

蘑菇资源分布

于秋季雨后发生在菜园、田野、庭园等处。分布于各地。

蘑菇各家论述

1. 《品汇精要》:初采得与米饭同炒,如饭黑者有毒。中蘑菇毒,以生绿豆和水研浓汁饮之遂解。2.《纲目》:蘑菰出山东、淮北诸处。埋桑、楮诸木于土中,浇以米泔,待菰生采之。长二三寸,本小末大,白色柔软,其中空虚,状如未开玉簪花。俗名鸡腿蘑菰,谓其味如鸡也。一种状如羊肝,有蜂窠眼者,名羊肚菜。

蘑菇药理作用

子实体含胰蛋白酶、麦芽糖、酶、解朊酶、及酪氨酸酶,前三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后者为降血压剂。

蘑菇临床应用

舒筋散:蘑菇(酒制)750g,木瓜30g,狗脊30g,续断30g,槲寄生15g,当归10g,川芎10g,杜仲(炭)5g,枸杞子10g,牛膝30g,钩藤30g,防风20g,独活30g。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本品为棕黄色至浅黄色的粉末,味微苦。显微特征:孢子淡黄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4μm,表面平滑。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5μm,存在于淡棕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梯纹管胞纹孔排列整齐。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细的斜向交错纹理。韧皮纤维大多成束,淡黄色,直径16-42μm,壁极厚,石细胞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橙红色或棕色物,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垂周壁波状弯曲,有时含棕色物。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30μm。功能舒筋活血,补益肝肾。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拘挛。口服,每次9g,每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