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荷梨

为五加科树参属植物树参Dendropanax chevalieri (Vig.) Merr. et Chun,以根或枝叶入药。
汉语拼音:Fēnɡ Hé Lí
别名:偏荷枫、鸭脚木、梨荷枫、半荷枫(《江西草药》),梨枫桃、木荷枫、五加皮、疯气树、鸭脚板、半边枫、边荷枫、鸭掌柴、白山鸡骨、金鸡趾(《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英文名:root of Dentiferous Dendropanax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偏头痛,臂丛神经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至45g;工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性味:《江西草药》:"性温,味甘。"
用药禁忌:江西《中草药学》:"孕妇忌用。"
配伍经验:牛膝丹参桂枝血藤川牛膝钩藤金樱子大血藤八角枫八角枫根
相关方剂:枫荷梨茶、枫荷梨祛风湿酒

枫荷梨性状

树参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或扭曲,多分枝,长15-3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灰棕色,有细纵皱纹,皮孔横向延长或类圆形,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灰黄色,本部浅黄白以。气微香,味淡。

枫荷梨化学成分

树参根茎含鹅掌楸甙(liriodandrin),丁香甙(syringin),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硬脂酸(stearic acid)[1].

枫荷梨原形态

乔木或灌木,高2-8m。树皮灰褐色,枝条具细纵纹。叶互生;叶柄长0.5-5cm,无毛;叶片厚纸质或革质,密生粗大半透明红棕色腺点;叶形变异大,不分裂叶通常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7-10cm,宽1.5-4.5cm;分裂叶生于枝顶,为倒三角形,有2-3掌状深裂;叶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楔形,边缘全缘或有锯齿;三出脉,侧脉4-6对,两面网脉干时均隆起。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5个组成复伞形花序,有花20朵以上;萼缘有5齿,长2mm;子房下位,5室;花柱5,长不及1mm,基部合生,先端离生。果近球形,直径5-6mm,有5棱,每棱又有纵脊3条,宿存花柱长1.5-2mm,在上部1/2、1/3或2/3处离生,反曲。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枫荷梨资源分布

生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中或山坡灌丛。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枫荷梨各家论述

1.《江西草药》:祛风利湿,调经活血。

枫荷梨附方

①治风湿痹痛:枫荷梨根、钩藤根各-两,牛膝根、桂枝各三钱。红糖、米酒为引,水煎当茶饮;连服三天,停药二天,此为一个疗程,连续五个疗程。(《江西草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