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
汉语拼音:Dòu Yóu
英文名:Soya-bean Oil
功效与作用:治疗肠梗阻:先以胃肠减压管抽尽胃内容物,然后将恒温豆油经胃管注入或口服。剂量:1~2岁60~80毫升,2~5岁80~100毫升,6~10岁100~150毫升,10岁以上150~200毫升。同时配合腹部热敷,必要时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控制感染。如经4~6小时疗效不显着,可再给豆油1~2次。在用豆油后2~4小时各用高渗盐水或肥皂水行低压灌肠1次。一般使用1~2次后即显效果,否则即使多次使用亦未必有效。在使用豆油后经24~36小时尚无肯定疗效或病情加重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采用上法治疗急性肠梗阻(包括粘连性、蛔虫性及绞窄性)共130例,痊愈者93例,其中1次即获成功者84例,2次者11例,3次者3例;无效而采用手术治疗者共32例。实践中观察到,豆油疗法对于一般粘连性及蛔虫性肠梗阻疗效最好,成功的98例中有78例属此类型;但对手绞窄性肠梗阻多属无效,32例失败病例中,有24例属于此类。另有用豆油60毫升。加入藕粉适量调成糊状,每日3次分服,治疗蛔虫性肠梗阻12例,服药后8~12小时内即有蛔虫排出;24小时腹痛好转,腹部索状肿块亦渐消退;48小时腹痛消失,腹部索状肿块消失。服后除大便次数增加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15-30g。外用:适量,涂搽;或调他药敷。
性味:①《纲目》:辛甘,热,微毒。②《随息居饮食谱》:甘辛,温。
归经:大肠经
配伍经验:巴豆、巴豆油、青黛、白降丹、附子、松香、蓖麻、斑蝥、蓖麻子、大蓟、红粉、藕粉
相关方剂:豆青膏、黑红软膏、火刺仙丹、豆青软膏、巴附丸、麦面豆鸡茶、调经草汤、黑豆油膏、豆油藕粉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