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汉语拼音:Biǎn Xù
别名:竹(《诗经》),萹竹(《本经》),萹茿(《说文》),畜辩、萹蔓(《吴普本草》),扁蓄(《局方》),地萹蓄、编竹(《履巉岩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节草、道生草(《纲目》),扁竹(《本草崇原》),扁竹蓼、乌蓼(《中国药植志》),大蓄片(《南京民间药草》),野铁扫把、路柳、疳积药(《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鸠台(《安徽药材》),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江苏植药志》),扁猪牙(《东北药植志》),残竹草(《滇南本草》整理本),妹子草、大铁马鞭、地蓼、牛鞭草(《中药
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
功效与作用: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杀虫 单用30-60g,鲜品捣汁饮50-100g。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敷或捣汁搽。
性味:苦,微寒。
归经:膀胱;大肠经
用药禁忌:《得配本草》:"多服泄精气。"
配伍经验:瞿麦木通车前车前子大黄滑石甘草茯苓栀子木香赤茯苓黄柏猪苓当归琥珀泽泻茴香陈皮黄芩赤芍
相关方剂:八正散、消黄汤、金沙五淋丸清肺饮子加味八正散、八正茶、吉利散、金钱萹茶、复聪汤分清五淋丸

萹蓄性状

干燥全草,茎呈圆柱形稍扁,多弯曲,直径约1.5~3毫米,表面棕红色或灰绿色,光滑无毛,具纵直纹理,节膨大,残存红棕色或白色薄膜状透明的托鞘,节间长短不一;近基部的茎,质坚硬,位于顶端者较柔软,折断面黄白色,中心具广大的髓邮,有时成空洞状。叶片绿褐色或灰绿色,通常脱落。花生于叶腋,红色,但多数已萎落不存;花被黄绿色,顶端边缘粉红色,内藏瘦果1枚,三角状卵形。气微弱,味清凉。以色绿、叶多、质嫩、无杂质者为佳。

萹蓄炮制

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萹蓄鉴别

取本品粗分2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滤过,取滤液10ml浓缩至4ml。将滤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液1滴,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为棕黄色荧光(检查黄酮)。将滤液点在滤纸上,喷0.1%溴酚蓝游泳,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萹蓄采收和储藏

置干燥处。

萹蓄化学成分

全革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素(quercetin),萹蓄甙(avivcularin),槲皮甙(quercitrin)[1],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木犀草素(luteolin),鼠李素-3-半乳精甙(rhamnetin-3-galactoside),金丝桃甙(hyperin)[2]等。还含香豆精类成分: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东莨菪素(scopoletin)[1]。又含酸性成分;阿魏酸(ferulicacid)芥子酸(sinap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草木犀酸(melilot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lic acid),龙胆酸(gentis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对羟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acid)[3],右旋儿茶精(catechin),草酸(oxalic acid),硅酸(silicicacid)[4]以及蛋氨酸(methionine),脯氨酸(proline),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胱氨酸(cystine),精氨酸(arginine),缬氨酸(valine),甘氨酸(glyc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色氨酸(tryptophan)[5,6]等。还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4],水溶性多糖[7,8]。

萹蓄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茎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显的节及纵沟纹;幼枝上微有棱角。叶互生;叶柄短,约2~3毫米,亦有近于无柄者;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6毫米,宽1.5~5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两面无毛;托鞘膜质,抱茎,下部绿色,上部透明无色,具明显脉纹,其上之多数平行脉常伸出成丝状裂片。花6~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为白色透明膜质;花被绿色,5深裂,具白色边缘,结果后,边缘变为粉红色;雄蕊通常8枚,花丝短;子房长方形,花柱短,柱头3枚。瘦果包围于宿存花被内,仅顶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长2~3毫米,黑褐色,具细纹及小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萹蓄资源分布

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产量较大。

萹蓄各家论述

张寿颐:萹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萹蓄附方

①治热淋涩痛: 扁竹煎汤频次。(《生生编》)②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又治小便亦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局方》八正散)③治热:BIAN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 (《药性论》)④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BIAN蓄十斤。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空心服, 虫自下皆尽,止。(《药性论》)⑤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 BIAN竹叶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医心镜》)⑥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BIAN蓄二、三两。煎汤,趁热先熏后洗。 (《浙江民间草药》)

萹蓄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萹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克/公斤给予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黄酮甙所致。

②降压作用

萹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狗有降压作用。

③对子宫及止血作用

萹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④抗菌作用

1:10的萹蓄浸出液,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⑤其他作用

能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萹蓄甙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2.57~4.26毫克/公斤),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萹蓄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萹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或用新鲜萹蓄全株4~6两(干的2~4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治疗25例,全部治愈。

②治疗腮腺炎

取鲜萹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