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南方全年皆采,北方以夏、秋两季为多。挖出后去掉泥砂,晒干。放干燥通风处。
汉语拼音:Zhū Línɡ
别名:豕零(《庄子》),猳猪屎(《本经》),豕橐(《庄子》司马彪注),豨苓(《韩昌黎集》),地乌桃(《本草图经》),野猪食(《东北药植志》),猪屎苓(《四川中药志》)。
英文名:POLYPOR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Grifola umbellatus(Pers.)Pilat]
功效与作用: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脾、肾、膀胱经。
用药禁忌:无水湿者忌服。1.《医学启源》:猪苓淡渗,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2.《医学入门》:有湿症而肾虚者忌。3.《得配本草》: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
配伍经验:泽泻、茯苓、白术、甘草、陈皮、苍术、木通、黄芩、赤茯苓、半夏、厚朴、黄连、人参、滑石、柴胡、木香、防风、当归、车前、枳壳
相关方剂:赤小豆汤、五苓散、扬肺利湿汤、利水实脾汤、黄连胃苓汤、四苓散、加味五苓散、藿朴夏苓汤、附子理苓汤、黄耆五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