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 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晾,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直接干燥。
汉语拼音:Běi Shā Shēn
别名:海沙参、银条参、莱阳参(《江苏植药志》),辽沙参(《中药志》),野香菜根(《中药材手册》),真北沙参(《卫生易简方》)。
英文名:coastal Glehnia Root, Root of coastal Glehnia
功效与作用: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主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亦可熬膏或入丸剂。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入肺、脾经。
用药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
配伍经验:沙参麦冬地黄天冬石斛百合南沙参甘草杏仁茯苓白芍陈皮黄芪山药牡丹皮玉竹桔梗知母阿胶紫菀
相关方剂:一贯煎、滋补肝肾丸、半夏竹茹汤、双参蜜耳饮、解毒养阴汤、润肺开胃汤、二冬二母散益气养阴通络汤、肺瘤方、辛黄汤

北沙参性状

干燥根呈细圆柱形或直条状,两头较细,很少有分歧,长15~30厘米,直径3~8毫米。外表淡黄色,粗糙,具纵纹及未除尽的棕黄色栓皮,并有棕色点状的支报痕迹,顶端往往残留圆柱状的根茎。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色,中央有黄色放射状的木质部,形成层呈圆环状,深褐色。气微,味甘。以根条细长、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佳。

北沙参炮制

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开水中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或拣去杂质,除去茎基,用水略洗,捞出,稍润,切段,晒干。

北沙参鉴别

本品横切面: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有分泌道散在。不去外皮的可见木栓层。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外侧筛管群颓废作条状;分泌道散列,直径20~65μm,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周围分泌细胞 5~8 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 2~ 5 列细胞;导管大多成“V”形排列;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

北沙参采收和储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北沙参化学成分

根、根茎含多种香豆精类化合物:补骨脂素(psoralen),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香柑素(bergaptin),9-牻牛儿醇基补骨脂素(9-geranyloxypsoralen),9-甲氧基异欧前胡内酯(cnidiline),花椒毒酚(xanthotoxol),别异欧前胡内酯(alloisoimperatorin),9-(1,1-二甲基烯丙基)-4-羟基补骨脂素[9-(1,1-dimethylallyl)-4-hydroxypsoralen),印度榅桲素(marmesin),东莨菪素(scopoletin),7-O-(3,3-二甲基烯丙基)-东莨菪素[7-O-(3,3-dimethylallyl)-scopoletin]及欧芹酚-7-O-β-龙胆二糖甙(ostheol-7-O-β-gentiobioside)[1]。还含北沙参多糖(GLP)[2],磷脂(phospholipid)约140-150mg/100g,其中卵磷脂(lecithin)约占51%,脑磷脂(cephalin)xq hk 18%[3]。

北沙参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20cm。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细长,圆柱菜,长达30cm,粗0.5-1.5cm,很少分枝。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基生叶质厚,有长柄;叶柄长5-15cm,基部宽鞘状,边缘膜质;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三角状卵形,三出式分裂或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长1-6cm,贡1-4cm,顶端圆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缘白以软骨质;叶柄和叶脉有细微硬毛;茎生叶形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渐膨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长柔毛,径3-6cm,花序梗长2-6cm;伞辐8-16,不等长,长1-3cm;无总苞片;小总苞片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必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萼齿5,窄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白色;花柱基短圆锥状。又悬果圆球形椭圆形,长6-13mm,宽6-10mm,必被棕色长柔毛及绒毛,果棱有木栓质翅,分生果横剖面扁椭圆形,有5个棱角,合生面平坦,油管较多,连成一圈,胚乳腹面略凹陷。花期5-7月,果期6-8月。

北沙参资源分布

生于海边沙滩,或为栽培。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主产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北沙参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北沙参附方

①治阴虚火炎,咳嗽无痰,骨蒸劳热,肌皮枯燥,口苦烦渴等证:真北沙参、麦门冬、知母、川贝母、怀熟地、鳖甲,地骨皮各四两。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三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北沙参药理作用

1.免疫抑制作用:1.1.对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的抑制作用:BALB/c小鼠30只等分为5组,每组腹腔注射3×10(2)绵羊红血球(SRBC)致敏。致敏前2天,各用药组分别给予北沙参多糖(GLP)5,50,200和800mg/kg。致敏后第4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参照改良Jernes方法。剖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进行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测定。结果以抑制率表示。共进行2批实验,4种剂量北沙参多糖均有抑制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的作用(P<0.05)。另取G57BL小鼠30只,等分为5组,用药组分别致敏前后不同时间不同天数给北沙参多糖,每次剂量均为800mg/kg,对照组为生理盐水。于第4天测定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结果以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10(2)脾细胞(X±SD,以下同)表示,对照组为654±65,d(10分钟)用药组为650±101,d-3,-2,d-1用药组为41±2(p<0.01),d-3,-2,-1,0,1,2,3用药组为540±10(p<0.01),第0,1,2,3天用药组为485±78(p<0.05)。上述结果表明北沙参多糖于致敏前给药显着抑制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致敏后给药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抑制作用减弱。

1.2.对小鼠血清凝集素效价的抑制作用:C57BL小鼠15只等分为5组,每组腹腔注射3×10(2)绵羊红血球致敏。用药组分别于d一1给北沙参多糖100,400,800和1000mg/kg,于第7天摘眼球取血,按文献方法测定血清凝集素效价,以抗体积数表示结果。表明4种剂量均有抑制小鼠血清凝集素效价的作用(P<0.05)。

1.3.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耳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取昆明种小鼠39只等分为3组,每鼠背部皮下注射7%2,4-二硝基氯苯0.02ml致敏。于d一1用药组分别给环磷酰胺(CY)50mg/kg与北沙参多糖500mg/kg,于第3天每鼠再次皮下注射7%2,4-二硝基氯苯0.02ml,于第4天用药组第二次给环磷酰胺50mg/kg与北沙参多糖500mg/kg。于第9天各鼠左耳涂7%2,4-二硝基氯苯0.02ml,第l0天用圆冲头将每鼠左右耳壳各冲下直径为9mm耳片一块。迟发型超敏反应程度以左耳肿胀度表示。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耳肿胀度为110.5±45.8%,环磷酰胺组为55.6±19.5%(P<0.001),北沙参多糖组为47.4±27.1%(P<0.001),北沙参多糖组类同环磷酰胺可显着地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鼠耳迟发型超敏反应。

1.4.对正常人血淋巴细胞体外增生的作用:参照文献方法,用3例正常人肝素抗凝血全血测定北沙参多糖、醋酸氢化可的松(AHC)及人参多糖(GP)对由植物血凝素诱导的淋巴细胞体外增生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人参多糖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血淋巴细胞增生无明显作用,而醋酸氢化可的松则有显着抑制作用。各种浓度的北沙参多糖,除1例在400mg/ml无明显影响外,均有抑制作用,此外,北沙参多糖2000mg/ml对由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及美洲商陆分裂原(PWM)诱导的人血淋巴细胞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北沙参多糖对细胞免疫功能和T、B细胞的增生均有抑制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根的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家兔体温轻度下降,对伤寒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也有降温作用。另外还有镇痛(兔牙髓电刺激法)。叶的乙醇提取物作用较差,根的挥发油更差。

3.对心血管作用:北沙参水浸液对离体蛙心低浓度加强收缩,高浓度抑制收缩直至心室停跳,但可恢复。对在体蛙心的作用与离体相似。麻醉兔静脉注射水浸液可使血压稍有上升,呼吸加强;切断迷走神经此作用仍存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