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Bàn Biān Lián
别名:急解索(《纲目》),蛇利草(《岭南采药录》),细米草(《中国药植志》),蛇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鱼尾花(《江西中药》),半边菊、半边旗(《广西中药志》),奶儿草、半边花(《浙江民间草药》),箭豆草(《四川中药志》),顺风旗、单片芽(《岭南草药志》),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湖南药物志》),金鸡舌(《闽东本草》),片花莲、偏莲、瓜仁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蛇啄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英文名:Chinese Lobelia Herb, Herb of Chinese Lobelia, Chinese Lobelia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毒蛇咬伤;痈肿疔疮;扁桃体炎;温疹;足癣;跌打损伤;湿热黄疸;阑尾炎;肠炎;肾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调涂。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心、小肠、肺经。
用药禁忌:《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虚症忌用。"
配伍经验:麝香一枝黄花羊蹄九里香鸡骨香毛麝香了哥王田基黄漆大姑半边旗入地金牛羊蹄草
相关方剂:九里香药酒、复方青根片、肾病方、柴胡清肺饮、复方九里香药酒、蛇伤解毒汤、蛇咬伤药酒、蛇伤排毒灵

半边莲性状

本品常缠结成团。根茎直径1~2mm,表面淡棕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纹。根细小,黄色,侧生纤细须根。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绿褐色,展平后叶片呈狭披针形,长1~2.5cm,宽0.2~0.5cm,边缘具疏而浅的齿。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基部筒状,上部5裂,偏向一边,浅紫红色,花冠筒内有白色茸毛。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半边莲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半边莲采收和储藏

置干燥处。

半边莲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主要为L-山梗菜碱(L-olbeline),山梗菜酮石破天惊(olebelanine),山梗菜醇碱(lobelanidine),异山梗菜酮碱(isolobelanine)即去甲山梗菜酮碱,黄酮甙,皂甙,打官司基酸,多糖[1-3]。又有报道含菊糖(inu-lin),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和琥珀酸(succinic acid)[4,5]。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lobeli-nin)[6]。

半边莲原形态

半边莲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公达10cm。茎细长,多匍匐地面,在节上生根,分枝直立,无毛,折断有白色乳汗渗出。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条形,长8-25mm,先端急尖,全缘或有波状疏浅锯齿,无毛。花两性,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基部有长约1mm的小苞片2枚、1枚或无,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3-5mm,无毛,裂片5,狭三角形;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mm,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具白色柔毛,裂片5,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个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5,长约8mm,花丝上部与花药合生,花药位于下方的2个有毛,上方的3个无毛,花丝下半部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2个有毛,上方的3个无毛,花丝下半部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锥状,长约6mm。种子椭圆状,稍扁平,近肉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半边莲资源分布

生长于稻田岸畔,沟边或卑湿的荒地。分布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主产安徽、江苏、浙江。此外,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亦产。

半边莲各家论述

1.《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半边莲附方

①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半边莲、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半边莲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麻醉犬iv半边莲浸剂0.1g/kg或半边莲总生物碱6.6mg/kg,正常大鼠ig1g/kg,以及正常人po半边莲粉剂10-30g,均有显着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亦明显增多。从半边莲中分离出的菊糖给大鼠po或ip,则有抑制利尿作用。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半边莲碱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烟碱相似,但强度仅为烟碱的1/5-1/20,对植物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延脑各中枢(尤其是呕吐中枢)、神经一肌肉接头,以及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

3.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琥珀酸对小鼠、大鼠、豚鼠、兔、猫和犬ip给药均能保护动物对抗高压氧、电休克和听源性惊厥。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并有镇静和降低体温的作用。

4.呼吸兴奋作用:半边莲煎剂和其生物碱制剂iv对麻醉犬有显着的呼吸兴奋作用。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和延长。剂量过大时则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切除窦神经或摘除颈动脉体后,再注射半边莲制剂,则不出现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半边莲碱对吗啡所致呼吸抑制有较好的兴奋作用,对乌拉坦和水合氯醛所致者较差。半边莲碱吸入,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可对抗毛果芸香碱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半边莲浸剂iv,对麻醉犬有显着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如十二指肠给药则需要10-20倍于静脉给药的量才有作用。亦有报道煎剂小量iv有短暂的升压作用,较大剂量时则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半边莲生物碱对离体兔心和蛙心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加强,振幅增大;高浓度时则出现暂时的兴奋,继以抑制,最后发生传导阻滞和停搏。半边莲碱im,在呼吸兴奋的同时,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大剂量时则心率加快,血压明显下降,终至心脏麻痹。

6.利胆作用:犬iv半边莲水煮醇沉制剂1g(生药)/kg,胆质流量较给药前增加2倍以上,给药50分钟后作用达高峰,但胆汁中固形物、胆酸盐和胆红素的浓度都有所降低。

7.抗蛇毒作用:半边莲制剂,以及从中分离出的琥珀酸钠、延胡索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分别于注射蛇毒前30分钟po,或于注射蛇毒同时sc药物,或用琥珀酸钠、延胡索酸钠和醋酸钠组成复方于注射蛇毒前30分钟-4hpo,对于注射最小全致死量眼镜蛇毒的小鼠均有较高的保护作用,保护率59.1-93.1%。但若于注射蛇毒后25分钟再给药,则无保护作用。

8.其它作用:8.1.抗溃疡作用:本品所含的琥珀酸50mg/kg,可对抗大鼠幽门结扎产生的胃溃疡,是由于抑制胃液分泌和扩张胃肌而呈抗溃疡作用。猫和犬im半边莲碱有致吐作用。

8.2.轻泻作用:半边莲煎剂po有轻泻作用,并能抑制食欲。

8.3.抑菌作用:体外试验,半边莲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8.4.凝血作用:Ip给药可缩短小鼠断尾的出血时间。

8.5.抗癌作用:半边莲碱15mcg/ml浓度时,可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对氧的摄取。

半边莲临床应用

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据各地报道,疗效毁誉不一。多数观察到半边莲具有利尿作用,有时出现泻下作用,但利尿量的差异很大,且有小部分病例并无尿量的增加。利尿作用的出现,快慢不一,多数在1~5天开始,对促使腹水的消除或减轻,可起到一定作用。在腹水消除或减轻的同时,尚能改善体征,使食欲增进,营养好转,或血象进步,肝功能改善,为锑剂治疗创造条件。但影响半边莲疗效因素很多,主要的是:㈠植物品种混乱,采集时间不同;㈡植物的保存或运输不当,造成霉变;㈢药物炮制不当,有效成分受高温破坏;㈣机体状况不同;等等。有些单位规定半边莲的临床指征是:中轻度的腹水,病期不太久,体质尚可,未见恶病质,肝肾功能的损害不甚严重,无严重夹杂症或并发症者。此外,一般营养支持疗法,低盐或无盐饮食,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等亦不可忽视。用法与用量:用全草(干)制成10%或20%煎剂(文火慢煎),成人每日服10%的300~480毫升,或20%的150~240毫升,加糖分3~4次服。疗程15~20天,有效者可连续服至腹水消失为止。煎液须新鲜配置,暑热季节约4小时即变质,故常配制成浸膏或片剂服用,但疗效似不及煎剂。据100例的观察,减轻或消除腹水的有效率约69%。但临床上大多采用合剂治疗。

②治疗蛇咬伤

取半边莲每日30~48克,文火慢煎半小时,分3次内服。另用半边莲捣烂外敷,每日更换2次。治疗蛇咬伤88例,全身症状约1~2天消失,局部浮肿约3~5天消退,平均5.4天,全部治愈。说明半边莲对蛇咬伤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奏效迅速,尤其对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者疗效显著。

③治疗糜烂型手足癣及亚急性湿疹

采用8%半边莲煎剂湿敷,或用40%半边莲煎剂外搽,见效迅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