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为豆科槐属植物柔枝槐Sophora sudpros-trata Chun et T.Chen 和防已科蝙蝠葛属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huricum DC.的根或根状茎。前者称广豆根、后者称北豆根(北山豆根)。春秋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备用。
汉语拼音:Shān Dòu Gēn
别名:山大豆根、黄结(《经验方》),苦豆根(《中药材手册》)。
英文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
功效与作用: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①《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②《本草图经》:含以解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
性味:苦,寒。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③《本草正》:味大苦,大寒。
归经:《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②《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③《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配伍经验:甘草桔梗连翘薄荷硼砂玄参麝香射干茯苓地黄荆芥黄芩牛蒡防风黄连僵蚕大黄麦冬冰片滑石
相关方剂:山豆根茶、攻癌夺命汤、解毒玉壶丸、平气汤饮、咽喉冰硼散、五根汤、清肺膏、起痿延生丹、益肺消积汤、射山茶

山豆根性状

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36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的皮孔。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浅棕色,并可见环状形成层,中心无髓。气微弱,味极苦。以粗壮块大、粉多者为佳。

山豆根炮制

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山豆根鉴别

干燥根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着生数条根。根为长圆柱形,有时分枝,略弯曲,长10~36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略突起的皮孔。质硬难折断,断面略平坦、浅棕色,并可见环状形成层,中心无髓。气微弱,味极苦。以粗壮块大、粉多者为佳。

山豆根采收和储藏

置干燥处。

山豆根化学成分

1.广豆根含生物碱;苦参碱(matri-ne,C15H24ON2)、氧气苦参碱(oxymatrine)、臭豆碱(anagyrine,C15H20ON2)、甲基野靛碱(methyl-cyti-sine)及黄酮类衍生物;左旋-朝鲜槐素(l-maackiain)、左旋-朝鲜槐素-葡萄糖甙(l-maackiain glucoside)、金 雀 异 黄 素(genistein,C15H10O5为4,5,7-三羟基异黄酮)、槐定素(sorphoradin,C30H36O4)、槐黄素(sorphoranone,C30H36O4)、槐孕色烯(sorphorado-chromene,C30H34O4)、槐环黄素(sorphoranochro-mene,C30H34O4)、此外,尚含酚类化合物(C31H32O4)。

山豆根原形态

广豆根,又名:柔枝槐。
灌木,直立或近平卧,高1~2米。根通常2~5条,圆柱形,黄褐色。茎圆柱形,表面具沟槽,密被短柔毛,茎上部常作之字形弯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11~17,长(团状卵形或卵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1小叶较大,多为椭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被短毛,下面灰棕色,密被灰棕色短柔毛;小叶柄短,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厘米,密被短毛;花萼阔钟状,外被稀毛,顶端有5个三角状的短齿;蝶形花冠黄白色;雄蕊10,花药背着,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上位,圆柱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簇生长柔毛。荚果紫黑色,串珠状。花期4~5月。

山豆根资源分布

生于石山脚下,或岩缝中。分布我国南部。主产广西。

山豆根附方

①治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永类钤方》)
②治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外科集验方》)
③治积热咽喉闭塞肿痛:山豆根一两,北大黄、川升麻、朴硝(生)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绵包,少痛便含咽液。(《仁斋直指方》山豆根丸)
④治太阳、少阴之火,为风寒壅遏,关隘不通,留连咽喉发肿,痰涎稠浊,疼痛难堪,发为肉鹅者:射干、麦冬、花粉、甘草、元参、山豆根。水煎服。(《慈幼新书》山豆根汤)
⑤治齿痛:山豆根一片,含于痛处。
⑥治五般急黄:山豆根末,空心以水调服二钱。
⑦治亦白痢: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⑤方以下出《备急方》)
⑧治咽喉上膈热毒患瘰疬者:山豆根、紫苏叶、细锉,煎汤。临卧服。(《仁济直指方》山豆根方)
⑨治热肿:山豆根,水研浓汁涂,干即更涂。
⑩治头风,头上白屑:山豆根,捣末,油调涂。
⑾治疮癣:山豆根,捣末,腊月猪脂调涂。
⑿治患寸白虫:山豆根末,每朝空心热酒调服三钱。
⒀治五种痔:山豆根,水研服。
⒁治狗咬,蚍蜉疮,蛇咬,蜘蛛咬,秃疮:山豆根,水研敷。(⑨方以下出《备急方》)

山豆根药理作用

1.山豆根的提取物、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移植肉瘤----180的小鼠,有延缓其死亡的效果。对大鼠的实体型和腹水型吉田肉癌以及对腹水肝癌的大鼠有明显的延缓其死亡的作用,平均60%的大鼠没有死亡而能治愈,在治愈的大鼠血清中发现有抗肿瘤性抗体的存在。

2.山豆根美蓝试管法(2克生药/毫升)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3.对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有兴奋作用,在显微镜下;吞噬碳的吞噬细胞比对照组高。

4.抗溃疡作用;哟偶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对于实验性溃疡(幽门结扎溃疡、应激性溃疡、醋酸溃疡)的大鼠,口服给药对溃疡组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5.抑菌试验;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

山豆根临床应用

①治疗宫颈糜烂

将山豆根(品种未详,下同)研成细粉,高压消毒。先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宫颈,后用棉球蘸山豆根粉涂宫颈糜烂处,1~3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320例,一疗程后痊愈156例,好转94例,无效70例,有效率为78.1%。

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山豆根5钱,大青叶2两,生甘草5钱,加4倍量的水浸渍半天,煎两次,滤液合并,一日四次分服。治疗12例,痊愈11例;无效1例。据观察,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1.63天,主要症状及体征大多在3~5天内明显减轻或消失。

另据临床研究,山豆根曾经用于多种癌症,但其疗效尚难肯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