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根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春、秋采挖,除去茎苗,去净泥土及细须根,晒干。一般以秋季采者质量为佳。
汉语拼音:Qiàn Cǎo Gēn
别名: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江苏植药志》),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山东中药》),小活血龙(《浙江民间草药》),土丹参、四方红根子(《闽东本草》),红茜根(《江苏药材志》)。
功效与作用:治疗慢性气管炎:鲜茜草6钱(干3钱)、橙皮6钱,加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或将茜草、橙皮煎汁浓缩压片,每片0.6克(含生药茜草,橙皮各0.5克)。日服3次,每次10~1.5片。皆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3例,一疗程后显效率为40.7%;两疗程后显效率为69.1%。据观察,喘息型疗效略优于单纯型;不吸烟者疗效较高;男性显效率高于女性;年龄小、病程短,病情轻声疗效均较好。茜草的止咳作用较强,祛痰、平喘次之,并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服药后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多数减少或消失。半年后随访1次,显效以上为36.6%,复发率为46.5%。1年后第2次随访,显效以上仍为33.3%,复发率为65.2%。服药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经。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①《本草经集注》:"畏鼠姑。"②《雷公炮炙论》:"勿犯铁与铅。"③《本草经疏》:"病人虽见血证,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④《本草正》:"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⑤《本草汇言》:"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⑥《本草从新》:"无瘀滞者忌投。"
配伍经验:茜草甘草地黄当归牡丹皮赤芍黄连麦冬连翘沙参白茅根茯苓人参白芍黄芩金银花紫草白术黄芪大黄
相关方剂:除湿丸豢龙汤三黄止血汤茜草汤、茜草乌龟汤、军门方凉血五根汤妇女止痛酒清热解毒利湿汤蛤蚧固金汤

茜草根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地上茎残基及细根残留,其下着生数条或数十条支根。支根圆柱形而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0.1~1厘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栓皮较易剥落,而露出黄红色本部。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红色或淡红色,有多数小孔。气微,味微苦。以条粗长、表面红棕色、内深红色,分歧少、无茎苗及细须根少者为佳。

茜草根炮制

茜草:拣净杂质,除去芦苗,洗净,润透后及时切片,晒于。茜草炭:取茜草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放凉。

茜草根化学成分

茜草的根含紫茜素、茜素、伪紫茜素、茜草色素。

茜草根原形态

茜草(《本经》),又名:茹藘(《诗经》),茅搜(《毛诗传》),蒨草,地血、牛蔓(陆玑《诗疏》),红蓝(《史记》徐广注),染绯草(《蜀本草》),西天王草、四岳近阳草、铁塔草、风车草(《土宿本草》),蒨藤、五叶藤(《履巉岩本草》),土茜苗(《救荒本草》),八仙草(《纲目拾遗》),金线草、红丝线,锯子草(《植物名实图考》),红茜、四轮草、穿骨草、红髻巾、麦珠子,铁血藤、活血草、挂拉豆、山龙草、拈拈草、涩涩草、破血草、大仙藤、血茜草、草本入骨丹、红根藤、鸭蛋藤、染蛋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牛人参、锯锯草、粘蔓草,大锯锯藤、破血丹、小女儿红。

茜草根资源分布

生于原野、山地的林边、灌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此外,湖北、江苏、浙江、甘肃、辽宁、山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亦产。以陕西、河南产量最大,品质最佳。

茜草根各家论述

①《纲目》:"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专于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名医别录》言其久服益精气轻身,《日华子》言其泄精,殊不相合,恐未可凭。"

茜草根附方

①治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

茜草根药理作用

①止咳、祛痰作用

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有明显止咳和祛痰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但加酒精沉淀后,滤液即无效。

②对平滑肌的作用

对离体兔回肠,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产妇口服亦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

③其他作用

茜草根温浸液能扩张蛙足蹼膜血管并稍能缩短家兔的血液凝固时间,推测其有轻度止血作用。茜草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甲型及乙型链球菌无效。茜草制剂尚能治疗膀胱结石,它对由镁或铵构成的结石虽有一定的溶媒作用,但对膀胱结石实际上并无多大作用,可能它兴奋膀胱肌肉,从而帮助结石的排除。对大鼠的实验性肾或膀胱结石的形成,也有某些抑制或防止作用。

茜素为一种色素(橘红色),很早即由人工合成,口服能使尿、乳呈红色。与其他醌类化合物相似,大剂量能降低动物血压而不影响心脏,有某些利尿及兴奋离体肠管(张力则略有降低)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胆道无灭菌作用。紫茜素对人型结核杆菌之作用很弱。紫茜素、茜素对蚯蚓、蜗牛、囊尾蚴、羊的大肠寄生虫皆有毒性作用,但对鼠、兔、人等毒性很小。茜素能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的通透性,与芦丁相似,可能有抗炎作用。在小鼠离体小肠试验中。紫茜素、茜素皆无明显解痉作用。茜素尚可用来测定肾功能、研究骨胳生长、检定与分离细菌及作免疫学研究(抗体吸附剂)。

茜草根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鲜茜草6钱(干3钱)、橙皮6钱,加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或将茜草、橙皮煎汁浓缩压片,每片0.6克(含生药茜草,橙皮各0.5克)。日服3次,每次10~1.5片。皆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3例,一疗程后显效率为40.7%;两疗程后显效率为69.1%。据观察,喘息型疗效略优于单纯型;不吸烟者疗效较高;男性显效率高于女性;年龄小、病程短,病情轻声疗效均较好。茜草的止咳作用较强,祛痰、平喘次之,并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服药后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多数减少或消失。半年后随访1次,显效以上为36.6%,复发率为46.5%。1年后第2次随访,显效以上仍为33.3%,复发率为65.2%。服药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