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es 或卵叶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 Andres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
汉语拼音:Lù Xián Cǎo
别名: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重庆草药》),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山西中草药》)。
英文名:HERBA PYROL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yrola deco-rata H.Andr.2.Pyrola calliantha H. Andr.[P.Rotundifolia L.Subsp.Chinensis H. Andr.」3.Py-rola japonica Klenze exAlef.4.Pyrola incarnata Fisch.ex Dc.
功效与作用: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撒;或煎水洗。
性味:甘、苦,温。
归经:《植物名实图考》:"入肝、肾二经。"
配伍经验:地黄熟地黄淫羊藿当归血藤茯苓白芍黄连肉苁蓉威灵仙地龙骨碎补鸡血鸡血藤莱菔白花蛇莱菔子白花蛇舌草甘草人参
相关方剂:红鹿方、咳嗽散、养筋壮骨汤、五草汤、益肾蠲痹汤、乙肝解毒汤、骨质增生酒、强骨灵酒、凉血清燥汤、益肾蠲痹丸

鹿衔草性状

(1)普通鹿蹄草 全草长14-30cm,全体无毛,棕绿色或近浅红棕色。根茎细长,具细根及鳞叶;稍具纵棱,棱间有细纵皱纹。叶互生;基生叶3-6片,叶柄长2-4cm,具棱;叶片革质,较厚,长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5-7cm,宽2.3-4cm,先端钝尖,有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下延至叶柄,叶缘有稀疏小齿;表面枯绿色,背面紫红色。花葶高15-30cm;总状花序具花5-8朵;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广钟状;萼5深裂。蒴果深棕色,扁球形。(2)鹿蹄草 全草长(10-)15-30cm。根茎细长,有分枝。基生叶4-7片,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稀近圆形,长达5.2cm,宽达3.5cm,叶背面常有白霜,有时带紫色。

鹿衔草炮制

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稍润,切细,晒干。

鹿衔草采收和储藏

栽后3~4年采收,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又可采收1次,除去杂草,晒至发软,堆积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变紫红或紫褐色后,晒或炕干。

鹿衔草化学成分

1.普通鹿蹄草 含鹿蹄草素即2,5-二羟基甲苯(2,5-dihydroxytoluene)[1],山奈酚-3-O-葡萄糖甙(kaempfer-ol-3-O-gluc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2]。

鹿衔草原形态

1.常绿亚灌木状小草本,高15-35cm。根茎细长,横生或斜升,有分枝。叶3-6,近基生,叶柄长1. 5-4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稀为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5-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下延于叶柄,上面绿色,沿叶脉为淡绿白色或稍白色,下面色较淡,常带紫色,边缘有疏齿。花葶常带紫色,有1-2(-3)枚褐色鳞片状叶,先端渐尖,基部稍抱花葶。总状花序长2.5-4cm,有花4-10,半下垂;花冠碗形,淡绿色、黄绿色或近白色;花梗腋间有膜质苞片,与花梗近等长;等片先端急尖,边缘色较淡;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达1cm,宽达7mm,先端圆形;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黄色,具小角;花柱倾斜,上部弯曲,先端有环状突起稀不明显,伸出花冠,柱头5圆裂。葫果扁球形,直径7-10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2.本品与普通鹿蹄草的区别在于:叶下面常有白霜;萼片较长,长(4-)5-7.5mm,边缘近全缘;花较大,直径1.5-2cm。花期6-8月,果期8-9月。
3.本品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广椭圆形。萼片披针状三角形;苞片线状披针形;花冠白色;花瓣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花柱较长,长11-13mm。蒴果扁球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4.本品与前3种的区别在于:植株较大,高15-30cm。叶片较大,近圆形、圆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5-6cm,宽2.5-5.5cm,两面有时带紫色。花葶上的鳞片状叶狭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萼片三角状宽披针形,长3.5-5mm;花冠紫色;花柱长6-10mm,伸出花冠。葫果带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鹿衔草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600-3000m的山地阔叶林或灌丛下。2.生于海拔300-4100m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下。3.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下。4.生于海拔1000-2500m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下。

鹿衔草资源分布

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2.分布于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4.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新疆、河南。

鹿衔草附方

①治虚劳, 鹿衔草一两,猪蹄一对。炖食。(《陕西中草药》)②治肺结核咯血: 鹿衔草、白及各四钱。水煎服。(《山西中草药》)③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鹿蹄草、白术各四钱,泽泻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④治慢性肠炎,痢疾: 鹿蹄草五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⑤治崩漏:一、鹿衔草四两,猪肉一斤。炖熟,加盐少许,两天吃完。(《陕西中草药》)。二、鹿衔草五钱,地榆炭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⑥治肾虚五淋白浊: 鹿街草二两,水煎服。(《云南中医验方》)。⑦治过敏性皮炎,

鹿衔草药理作用

圆叶鹿蹄草醚浸出液对衰弱的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水及醇的浸出液作用较弱;对正常离体蛙心作用不显着。麻醉犬静脉注射鹿衔草的水、醇、醚3种浸出液皆有降压作用,兔耳灌流法证明有明显扩张血管的效力。鹿衔草各部分作用性质相似,但其叶比根、茎作用强。

熊果酚甙与根皮甙的作用一样,皆可产生糖尿。在体外试验中,还能抑制胰岛素的降解。口服后在体内很快水解而产生氢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释出游离氢醌而有杀菌作用,治尿路感染,唯效力不强。有人认为,如服用大量(1克,3~6次/日),在尿为碱性、低比重时则有效;如尿呈酸性则无效。田鼠、鸡雏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甙及葡萄糖共同的主动转运载体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钠离子增强,钾离子抑制。

另有品种未定的鹿衔草作用如下:

㈠避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煎剂共10天,第5日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与卵巢的萎缩,对体重则无影响。

㈡其他 水煎浓缩加乙醇去沉淀后的水剂对离体兔心在小剂量时增加冠脉流量,但随着剂量增大,冠脉流量增加并不明显,有时反而减少。使心收缩力减弱,心跳频率减慢,常伴有节律不齐,个别尚有停搏、颤动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