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飞

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挖,晒干,或取根皮晒干。
汉语拼音:Jiàn Xuè Fēi
别名:散血飞、黄椒(《贵州草药》),刺三加,红三百棒(《陕西中草药》)。
英文名:Root of Spinyleaf Pricklyas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 Hemsl.var.spinifolium Rehd.et Wils.[Z.trifolium Wight var.spinifolium (Rehd.et Wils.)Huang]
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便秘结。①《贵州草药》:驱风,散寒。②《陕西中草药》:舒筋活血,止血,消肿,镇痛。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撒。
性味:辛,温。①《贵州草药》:辛,温。②《陕西中草药》:涩辛,平。
归经:肝;肺经
配伍经验:血藤牛膝红花三七威灵仙冬瓜大血藤四块瓦五香血藤水冬瓜香血藤水冬瓜根杜仲木通淫羊藿地龙胡椒蜈蚣钩藤泽兰
相关方剂:骨质增生酒

见血飞性状

根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8-3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具浅纵沟,色较深。质坚硬,折断时栓皮易碎,外侧黄棕色,内侧橙黄色;横断面皮部深棕色,木部淡黄色。气特异,味微苦,麻舌。

见血飞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近方形或长方形,多数径向延长,排列整齐。皮层和韧皮部散有石细胞和纤维束,并有油细胞,数个成群散在;韧皮纤维和晶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与颓废组织伴存;薄壁细胞内含橙皮甙结晶。导管小而密,单个或2-5个相连,多数径向排列。

见血飞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见血飞化学成分

薄层色谱表明本品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见血飞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枝粗糙,只稀疏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稀3~5片,革质,宽卵形至长圆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有时微凹,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锯齿或针刺。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6厘米;花小形,单性,同株;花被7~8,有时其中2片合生,先端分叉,大小不等;雄花雄蕊4~6,退化心皮圆球形;雌花具退化雄蕊4~5,心皮2,分离。蒴果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4~5毫米,黑色,有光泽。

见血飞资源分布

生于丛林阴湿处,有时见于空旷地。分布陕西、湖北、贵州、四川等地。

见血飞各家论述

1.《贵州草药》:驱风,散寒。
2.《陕西中草药》:舒筋活血,止血,消肿,镇痛。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肿痛。

见血飞附方

①治风寒咳嗽:黄椒三至五钱。煨水服。
②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黄椒一两,泡酒服;域加大风藤、大血藤、小血藤各五钱,泡酒服。
③治刀伤出血:黄椒适量,捣缄,外敷患处。(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④治大便秘结:见血飞干根三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