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壳
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Hǎi Há Ké
别名:海蛤(《本经》),蛤壳(《本草原始》)。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②《别录》:疗阴痿。③《药性论》: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④《唐本草》: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⑤《四声本草》:止消渴,润五脏。⑥《日华子本草》: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⑦《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伤寒反汗,搐搦,中凤瘫痪。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并有利尿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性味:咸,平。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歧伯:甘。扁鹊:咸。③《别录》:咸,无毒。④《药性论》:味咸,有小毒。
归经:①《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阳、阳明经。②《要药分剂》:入心、肾二经。
用药禁忌:①《本草经集注》:蜀漆为之使。畏狗胆、甘遂、芫花。②《本草汇言》:病因热邪痰结气闭者宜之,若气虚有寒,中阳不运而为此证者,切勿轻授。
配伍经验:黄芪、牛膝、木通、川牛膝、海藻、水蛭、皂角刺、王不留行、蛤壳、马鞭草
相关方剂:攻癌夺命汤、消瘿五海饮、槐花生地汤、三参养肺汤、消坚通窍酒、五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