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螺蛳壳

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同属动物的陈旧螺壳。于破败的墙壁内及螺壳堆积处,收集年久色白者,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Bái Luó Sī Ké
别名:白螺壳(《肘后方》)。
英文名:Spiral shell
功效与作用:化痰,散结,止痛,敛疮。治热痰咳嗽,反胃,胃痛,吐酸,瘰疬,溃疡,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9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心;胃经
配伍经验:螺蛳大黄麝香冰片没药朱砂血竭蜂房
相关方剂:收口掺药

白螺蛳壳性状

贝壳呈圆锥形,高2.5-4cm。壳顶尖,螺层6-7层,各层膨胀,有棱并有不很明显的横斜线纹,缝合线明显。外表光滑,壳口歪,卵圆形,表面灰白色,体轻,质脆。气微味甘。

白螺蛳壳炮制

白螺蛳壳:洗净晾干,碾成碎块。煅螺蛳壳:取净螺蛳壳,置坩埚内,煅至缸透,取出,放凉,碾末。

白螺蛳壳化学成分

贝壳主要含碳酸钙(CaCO3)。

白螺蛳壳原形态

方形环棱螺,贝壳中等大小,全体呈长圆锥形。壳质厚,极坚固。壳高26-30mm,壳宽14-17mm。壳顶尖,螺层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略大,壳面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及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厣角质,黄褐色,卵圆形,其上有同心环状的生长纹。

白螺蛳壳资源分布

产浙江、江苏等地。

白螺蛳壳各家论述

1.治痰积及胃脘痛。

白螺蛳壳附方

①治卒得咳嗽:白螺或白蚬壳,捣为末,酒服方寸匕。(《肘后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