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汉语拼音:Bài Jiànɡ
别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重庆草药》),白苦爹、苦苴(《闽东本草》)。
英文名:Dahurian Patrinia Herb 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Herb of Dahurian Patrinia, Herb of Whiteflower Patrinia,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Patrinia villosa Juss.
功效与作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黄花败酱鲜叶适量,加生石膏0.5~1两共捣烂,再用1个鸭蛋清调匀,敷于肿痛处,24小时后取下。重者需敷2次。有并发症者加服20~50%黄花败酱草煎剂,每日3~4次,每次20~30毫升;或当茶饮。治疗200余例,90%的病例在局部敷药后24小时内症状消失,重症(包括有睾丸炎合并症的)患者在第2次敷药后一般症状也能消失。此外,本品对疖、痈、乳腺炎、淋巴管炎等也有效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外用:捣敷。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用药禁忌:《本草汇言》:"久病胃虚牌弱,泄泻不食之症,一切虚寒下脱之疾,咸忌之。"
配伍经验:败酱草、当归、赤芍、大黄、地黄、薏苡仁、桃仁、甘草、白芍、牡丹皮、金银花、蒲公英、桔梗、连翘、人参、黄芩、木香、川楝子、冬瓜、茯苓
相关方剂:前列腺汤、鼻渊宁汤、阑尾一号消炎片、败酱汤、阑尾消炎丸、红鹿方、清肺化痰健脾汤、败酱草散、银翘红酱解毒汤、败酱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