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

雉科动物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骨肉。全年均可加工。
汉语拼音:Wū Gǔ Jī
别名:乌鸡(《普济方》),药鸡(《动物学大辞典)),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中药志》),竹丝鸡(《陆川本草》)。
英文名:Black-bone Silky Fow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功效与作用: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主虚劳赢瘦;骨蒸痨热;消渴;遗精;久泻;久痢;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烧存性研末,或入丸、散。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肺经
用药禁忌:凡实证,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配伍经验:莲子地黄人参熟地黄枸杞子胡椒当归黄芪麦冬生姜山药五味子芡实冬虫夏草茯苓陈皮白芍牛膝红花党参
相关方剂:汽锅乌鸡、鱼腥草炖乌鸡、霸王别姬、白果莲肉粥、专翕大生膏乌鸡汤、补气乌鸡汤、丹参红花乌鸡汤、桑椹乌骨鸡汤、三味乌鸡汤

乌骨鸡性状

本品体小,头小,其皮肉、骨、嘴均呈乌色,亦有肉白者,但其内为乌色,以骨、肉、舌、俱乌煞费苦心为佳。

乌骨鸡炮制

将乌骨鸡宰杀后浸入开水中,除去毛及内脏。

乌骨鸡鉴别

本品体小,头小,其皮肉、骨、嘴均呈乌色,亦有肉白者,但其内为乌色,以骨、肉、舌、俱乌煞费苦心为佳。

乌骨鸡采收和储藏

宰杀后去羽毛及内脏,取内及骨骼鲜用。亦可冻存、酒浸贮存,或烘干磨粉备用。

乌骨鸡化学成分

含铜、锌、锰等元素,还含胡萝卜素(carotene)、乌鸡黑素等。

乌骨鸡原形态

乌骨鸡,体躯短矮而小。头小,颈短,具肉冠,耳叶绿色,略呈紫蓝。遍体毛羽色白,除两翅羽毛外,全呈绒丝伏;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颌上连两颊面生有较多的细短毛。翅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状,致飞翔力特别强。毛脚,5爪。跖毛多而密,也有无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乌骨、肉白乌内、斑毛乌骨等变异种。

乌骨鸡资源分布

原产江西泰和县。现其它地区亦有饲养。

乌骨鸡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赢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阴平阳秘,表里固密,邪恶之气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
2.《滇南本草》:补中止渴。
3.《纲目》:补虚劳赢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
4.《本草通玄》:补阴退热。
5.《本草再新》: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

乌骨鸡附方

①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怯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人参、黄芪、柴胡、前胡、黄连、黄柏、当归、白茯苓、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知母、贝母、川芎、白术各五钱。上为粗末,用雄鸡乌骨者,重二斤以上一只,须新生肥壮者,去毛、血洗净,入前药在肚,以线缝定,用好腊酒入锅中,放鸡在内,酒约过鸡背上一寸为度,肠脏放在鸡外,同煮极烂,拆开,同药晒干,研为细末,用原汁打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食前,米汤或沸汤送下。(《杏苑生春》乌鸡丸)

乌骨鸡药理作用

食入乌鸡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