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头

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头部。
汉语拼音:Shàn Yú Tóu
英文名:Finless eel head, Ricefield eel hea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功效与作用:①《别录》:"头骨烧之,止痢。""干蟮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②《纲目》:"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
用法用量:内服:焙干研粉,黄酒冲服,每次5g,每日3次。外用:适量,焙干研末,绵裹塞耳。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归经:肝;肾经

鳝鱼头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捕捉,捕后,割取头部,鲜用或晒干。

鳝鱼头原形态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鳝鱼头生态环境

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鳝鱼头资源分布

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鳝鱼头各家论述

1.《别录》:头骨烧之,上痢。干鳝头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气,除痞症。
2.《纲目》:百虫入耳,烧,研,绵裹塞之。

鳝鱼头附方

治小肠痈:鳝鱼头、蛇头、地龙头。烧灰酒服有效。(《集成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