鼺鼠

为鼯鼠科动物棕鼯鼠的全体。
汉语拼音:Léi Shǔ
别名:耳鼠(《山海经,),鼯鼠、夷由(《尔雅》),飞鸓(《广雅》),飞鼠(《上林赋》张揖注),飞生(《尔雅》郭璞注),飞生虫(《本草经集注》),飞生鸟(《本草图经》),飞虎、松猫儿(《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
英文名:Trogopterus
功效与作用:催产;止痛。主难产;产后腰痛;关节痛;头风痛
用法用量:内服:泡酒服,15-30g。
性味:①《本经》:"微温。"
归经:肝;肾经
用药禁忌:《广西药用动物》:“血虚无瘀滞的人忌用,孕妇慎用。”

鼺鼠原形态

棕鼯鼠,体长30-47cm,重400-1000g。耳基周围无细长簇毛。吻圆而短。头钝圆。眼大,耳小。尾长35-48cm,明显超过体长。体背色调一致,显棕红、栗褐、棕黄、茶褐、茶黄色,腹面为棕黄色或橙黄色,颈下部黑褐色,并有褐色纵纹向下延伸到胸部。飞膜背面色如体背,但略深,腹面色较红,两者分界线甚明显。眼圈具黑圈。耳郭背部具1黑斑。尾色与背色相同,但四川、贵州标本常杂有黑色,尾末端全变成黑色。

鼺鼠资源分布

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鼺鼠各家论述

《本经》:主堕胎,令产易。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