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爪儿

为报春花科植物金爪儿的全草。5~6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汉语拼音:Jīn Zhǎo ér
别名:小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五星黄、爬地黄、路边黄、小苦藤菜、枪伤药、小救驾、雷公须、红苦藤菜(《贵州民间药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grammica Hance
功效与作用:止血解热,理气活血,拔毒消肿,定惊止搐。主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刀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揭敷。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酸苦。"
归经:心;肝经

金爪儿采收和储藏

5-6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金爪儿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簇生,柔弱倾斜,高13-35cm。圆柱形,基部直径约1mm,向上稍增粗,密被多细胞淡黄色多节柔毛,有黑色腺条,通常多分枝。叶在茎下部对生,在上部互生;叶柄长4-15mm;叶片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1.3-3.5cm,宽8-2.5cm。骤然收缩下延,两面均被多细胞柔毛,密布长短不等的黑色腺条。花两性,单生于茎上部叶腋;花梗纤细,丝状,通常超过叶长,密被柔毛,花后下弯;花萼长约7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具缘毛,背面疏被柔毛和紫黑色腺条;花冠黄色,长6-9mm,5裂,基部合生部分长0.5-1mm,裂片卵形或菱状卵圆形,宽3-5mm,先端稍钝;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高约0.5mm的环,分离部分长1.5-2.5mm,内面有毛,花药长约2mm,长圆形;子房上位,具淡褐色毛,心皮5,1室,花柱长约4.5mm,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淡褐色,直径约4mm,稍具5棱,表面具多细胞毛,具宿萼。花期4-5月,果期5-9月。

金爪儿生态环境

生于山脚路旁、疏林下等阴湿处。

金爪儿资源分布

分布于陕西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金爪儿各家论述

1.《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蛇咬伤。
2.《贵州民间药物》:止血解热,理气活血,拔毒消肿,定惊止搐。

金爪儿附方

①治小儿盘肠气脐硬痛:五星黄一两,捣烂,装杯内,盖脐上。如硬部缩小,再换小杯,如上法疗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