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沸草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或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汉语拼音:Jīn Fèi Cǎo
别名:金佛草、白芷胡(《分类草药性》),旋复梗、黄花草(《苏州本产药材》),毛柴胡、黄柴胡(《重庆草药》)。
英文名:Inula lineariifolia Turcz.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Inula japonica Thunb.2.I.britannica L.3.I.linarrfolia Turcz.
功效与作用: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鲜用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性味:苦、辛、咸,温。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大肠二经。"
用药禁忌:《四川中药志》:阴虚劳咳及温热燥嗽者忌用。
配伍经验:甘草桔梗前胡半夏茯苓枳壳杏仁荆芥黄芩麻黄陈皮白芍人参麦冬赤芍细辛枳实橘红当归地黄
相关方剂:五花丸、苏杏二陈汤、清肺膏、金沸草汤定喘四物汤加味柴陈汤、二金合欢皮汤、噙化润金丹、止嗽四物汤、止嗽金沸茶

金沸草性状

条叶旋覆花:茎呈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70cm,直径0.2~0.5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疏被短柔毛,有多数细纵纹;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叶互生,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5~10cm,宽0.5~1cm,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边缘反卷,上表面近无毛,下表面被短柔毛。头状花序顶生,直径0.5~1cm,冠毛白色,长约0.2cm。气微,味微苦。

金沸草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捞出焖润,切段,晒干。

金沸草采收和储藏

9-10月采收,晒干。

金沸草化学成分

1.旋覆花 地上部分含旋覆花次内酯(in-ulicin)[1],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2],旋覆花内酯(inuchineno-lide)A、B、C,欧亚旋覆花内酯(britanin),银胶菊素(tomentosin),4-表异粘性旋覆花内酯(4-epiisoinuviscolide),豚草素(ivalin),天人菊内酯(gaillardin),15-脱氧-顺,顺-蒿叶内酯(15-deoxy-cis,cis-artemisifolin)[3,4]。

金沸草原形态

旋覆花 本种与上二种的区别为:叶线状披针形,边缘反卷,基部渐狭,无小耳。头状花序,直径1.5-2.5cm;总苞片外面有腺,被柔毛。

金沸草资源分布

产江苏、四川等地。

金沸草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止金疮血。
2.《本草纲目》:治疔疮肿毒。
3.《分类草药性》:治小儿盐咳,盐吼,并冲米汁服。
4.《天宝本草》:清肺除热,散寒去火。治呕喘咳嗽,吐衄,开窍通淋。
5.《南京民间药草》:苗:祛湿,拔毒,消肿,发散。
6.《四川中药志》:止咳化痰,定喘除饮。治心脾伏饮,胁下胀痛,肺中痰结,唾如胶漆,及风气湿痹。
7.《陕西中草药》:有舒筋后血作用。

金沸草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金沸草煎剂5mg/ml用原代人胚肌皮单层细胞培养法,表明 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有抑制作用[1]。1005全草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2]。

顶部